首页|滚动|国内|国际|军事社会|地方|港澳|台湾|华人|侨网|财经|产经|金融|房产|能源|IT|汽车|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生活|图片|视频|访谈|新媒体|English
一线故事:为海上工友筑起温暖之家
一线故事:为海上工友筑起温暖之家

4月6日,笔者在福建省长乐市松下镇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工地上,见到了中铁大桥局福平铁路平潭大桥项目部一分部一工区书记吴金霞。她头戴一顶白色安全帽,一头长发被海风吹得略带凌乱。尽管当天阳光灿烂,但走在大桥上,笔者整个人还是被海风推着前行,才几分钟的时间,脸就被吹得发麻。在近距离对话嗓音也要提高好几分贝的环境下,吴金霞向笔者讲述了发生在这个海岛上的一件件暖心事。

“环境再恶劣,也要营造家的氛围”

2014年10月,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海上固定施工平台上的生活区、办公区、海上混凝土工厂、砂石料存放区、钢筋加工区、淡水制备站、配电供电站、钻孔平台、起重码头等各项分部工程全面完成。 此后,几百名海上作业人员的工作与生活全部在这个平台上。其中,蓝色集装箱式宿舍成了他们的“家”。

“环境再恶劣,我们也要营造一个家的氛围。”

为了解决平台上二三百号人晾晒衣服的问题,吴金霞沿着屋檐两排,统一用角钢焊成带圈的钩子,这样挂晒衣服既防风又能确保整齐。考虑到员工下班后无聊,吴金霞在每个宿舍配备了一台电视机并安装了移动电视接收器。同时,利用微波发射,给工友们带来了网络。“虽然信号不是很好,但起码还是有网。”

吴金霞还特地搜集来了一些小盆子,买来了三角梅等植物。为了防止大风把小盆栽吹跑,她用钢筋围成一个个圈,再把每三个盆栽固定在一个圈里面,一个大圈套三个小圈,三盆放在一堆,就这样把生活区全部装点了。在这个没有一寸土的海上,终于有了绿色。

在食物供应上,除了备的面条、面粉以及冰柜里储备的冰冻鱼肉,只要天气允许,她都坚持从外面购买新鲜蔬菜。对于食堂管理员每周的菜谱,她也一定要审核,确保一个星期内的菜不重样,对于每天的菜单她也会做适当调整,确保工友们的营养能够跟得上。

如何丰富大家的娱乐活动呢?吴金霞购买了健身器材,在平台上的生活区搭建了台球室、乒乓球室以及棋牌室等。此外,其创建的职工书屋成为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涉及文学、笑话、育儿、美食以及专业书籍等共5000多册。不仅如此,她还在网上购买了一万多册电子书,只要输入密码,用手机登录后就可以在线阅读。

为了便于大家相互沟通、交流,吴金霞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碰到重要施工桥段或节假日,她还会在群里面发“红包”鼓励工友。

此外,通过摸底,吴金霞逐一将工友的生日记录下来,将同一个月生日的员工组织在一起,集中为他们过生日。今年,远在澳大利亚上学的儿子17岁生日当天晚上,她正在为几位工友过生日。直到儿子在电话里说出“妈妈,今天是你的受难日,谢谢你生了我!”,吴金霞才想起儿子的生日,内心愧疚不已。

“像战士一样,好像大家都在等我”

对于新来工地的“90后”孩子,吴金霞尤其关注,哪个孩子单亲,哪个孩子生日,她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她还经常向住在同一间宿舍的孩子互相了解生活、工作情况。

2014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剑(化名)来到项目部一线工作。来自北方的他,第一天去工地就晕船,经过一天的风吹日晒后,出现呕吐等各种不适应,这让他开始打退堂鼓。

第二天,吴金霞得知小剑躺在宿舍没去工地。当天,吴金霞来到宿舍看他,陪他吃饭,带他去散步。原来,除了不适应,小剑感到现实和理想有很大落差。吴金霞从他父母的期望、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理想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同时以参与“世纪大桥”建设对他人生成长阅历的重要意义,鼓励他面对并解决困难。

2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