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军事社会|地方|港澳|台湾|华人|侨网|财经|产经|金融|房产|能源|IT|汽车|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生活|图片|视频|访谈|新媒体|English
一线故事:欲想善想 欲作善作 其终为之
一线故事:欲想善想 欲作善作 其终为之

敢于创新 勇攀高峰

吴志巨作为公司飞机结构修理方面的技术带头人,一直致力于飞机结构修理工艺的创新、维修技能的提升以及对骨干技工的培养。在他工作的虹桥维修基地定检分部结构车间,以他为中心成立了多个创新项目组,这些项目将大大促进公司降本增效,成为公司“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国际化”转型后新的业绩增长点。

2014年,吴志巨主导研究开发了A330飞机反推自主修理项目。在该项目的评估、准备、实施、审核评定的各个阶段,吴志巨都力求完美,他利用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工作经验,结合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结构修理,特别是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结构修理的工艺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多曲面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精确定位新方法”和“新型材料胶接固化的优化曲线”这两项新工艺,解决了项目实施中的最大难题,使项目获得了重大成功,在东航“2014年度创新成果征集活动”比赛中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被授予一等奖。该项目实施两年以来,共修理14台次,为公司节约直接维修成本450.8万元,并减少A330反推备件,提高了反推在翼使用寿命,减少飞机反推维修率。目前,“多曲面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精确定位新方法”该项创新工艺正在申请实用新型的专利。

为把A330反推修理项目打造成公司的重点可持续性项目,吴志巨积极推动项目的拓展和深入开发。结合故障率统计、维修成本统计、停场时间统计等等大数据分析,寻找到项目新的发展方向。目前,A330反推折流门的深度修理能力正在开发论证中。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吴志巨对民航事业满怀激情,从刚刚踏入工作岗位到现在整整13个年头,这种爱岗敬业的激情从未消退。2011年,某型飞机在湖北襄樊重着陆造成飞机前机身严重受损,飞机停场等待修理。吴志巨主动请缨,作为抢修项目组中方现场总指挥被派往湖北襄樊进行飞机抢修。由于襄阳机场不具备飞机结构大修的硬件设施,修理工作的4个多月时间都要在露天野外进行,6-10月的襄樊正值酷暑,外方工作人员都不愿意长时间在现场工作,但是他却始终坚持在现场,而且通常一干就是8、9个小时。无论什么时候来到现场,都能看到他汗流浃背忙碌的身影。正是在他这种奉献精神的感召下,通过中外双方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得该飞机顺利修复,重返蓝天。

吴志巨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事迹在单位耳熟能详。只要飞机有结构上的问题,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他,所有的结构抢修工作,大家都会看到他在现场风风火火的背影。车间在他的带领下也形成了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为弘扬这种扎实肯干,无私奉献精神,集团公司授予他2015年东航集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