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糖会导致肥胖?专家呼吁消费者“科学食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食糖会导致肥胖?专家呼吁消费者“科学食糖”
2009年03月24日 14:40 来源:信息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食糖是否容易引起肥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几率?日常饮食中是否应该少食糖?糖仅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调料的一种,选择哪一种并不重要……长期以来消费者对食糖的了解和认识存在不少误区。

  日前,华南理工大学轻工食品学院制糖工程学博士黄立新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专访时,就食糖的分类、选购、营养价值等与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的话题向消费者作了全面的介绍。他表示,糖既是人体最经济、最安全的能源物质,普通人每天摄取60克以内的食糖,反而有利于人体健康。在黄立新博士看来,如何科学食糖值得所有消费者关注。

  分类

  共分4级别 精制糖最好

  记者:在市面上,消费者能见到的食糖品牌和种类很多,其科学的分类如何?

  黄立新:市面上出售的食糖一般按其色泽和形态,分为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冰糖、片糖、方糖、土红糖等。

  白砂糖是食品生产中用量最大、最重要的甜味剂,简称砂糖。它是目前各地超市市场上,大家最为熟悉和常见的糖品。白砂糖按品质要求的规定可分为精制、优级、一级和二级白砂糖共四个级别,其中精制糖的纯度品质最好。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人们消费和食品加工用的食糖主要是精制糖。目前我国也有制糖企业全力进行精制糖的生产,市场也做得比较成功。象广州市华侨糖厂,在1980代中期就开始制造“红棉牌”精制糖并取得成功。

  误区

  糖易引发肥胖、糖尿病等

  记者:目前消费者对食糖的认识最大的误区在哪里?

  黄立新:糖、脂肪和蛋白质是人的膳食结构中三大类能够提高能量的营养物质,其中糖是人体最经济、最安全、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都是由糖来提供的。但现在许多消费者认为,食糖容易引起肥胖、增加心血管以及糖尿病,其实糖与许多“现代文明病”没有必然的关联。

  肥胖除了遗传因素和内分泌因素外,重要的病因是人体总能量的摄入大于支出。1克脂肪比1克糖产生的能量多1倍多,膳食中最易导致肥胖的是脂肪而不是糖。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运动,保持能量平衡,是控制体重的关键。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所引起的,是胰岛的功能不良或受损所致,与吃糖无关。但糖尿病患者确实不可随意吃糖,因为极易吸收的糖会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使受损的胰岛更不能负担,加重病情。

  虽吃糖无损健康,但并不主张无限制的吃糖。普通人每天摄取60克以内的食糖,不但不会减寿,还会对健康有益。至于糖尿病人、高脂血症和肥胖症患者,则应限制食糖或减少食糖量。

  选购

  购买时须注意生产日期

  记者:消费者在购买食糖时,如何从其包装、外观等方面判断各种类食糖是否优质?

  黄立新:1.食糖的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购买时要注意生产日期。

  2.看包装上的产品标准和质量等级,精制级最好,其次是优级,最后为一级。正规的等级划分里没有所谓的“特级”,如有名称为“特级白砂糖”的产品,只不过是厂家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做法。

  3.用眼看、鼻闻、口尝、手摸四种方法进行判断。看:色泽纯正,外观干燥松散,洁白无明显的黑点;闻:白砂糖用鼻闻有一种清甜之香,无任何怪异气味;尝:白砂糖溶在水中无沉淀和絮凝物、悬浮物出现,尝其溶液味清甜,无任何异味;摸:用干手摸时不会有糖粒沾在手上,松散,无结块感,说明含水分低,不易变质,易于保存。

  4.食糖产品的品牌是直接生产商还是分包贸易商这很重要。直接生产商所经过的中间疏通环节少,对品质的控制更易于掌控。象“红棉牌”精制糖厂品,他们全部由自己生产、包装、物流控制,因此品质更有保证,更容易受到高端顾客的青睐。

  保存

  开封后应封闭于玻璃瓶或塑料瓶中

  记者:一包食糖开封后往往需要放几个月才能吃完,消费者如何存放才科学?

  黄立新:食糖是一种吸湿性的食品,极易吸潮,出现溶化结块现象。食糖应保存在干燥、阴凉处,室内相对湿度不超过70%,贮糖环境不低于0℃。夏季的贮糖环境不要高于35℃,温度过高糖会溶化。在贮存食糖的旁边,不宜存放易蒸发的食品或有较强气味的物品,以防吸潮和串味。

  包装袋或包装盒打开后,最好装入密封的玻璃或塑料瓶中,用完后立即封紧,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避免食糖变黄,发生转化,甚至滋生微生物,螨虫。(作者: 黄丽嫦)

  

【编辑:陈薇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