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六代人为恩公守坟140年 曾五易安葬地(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祖辈六代人为恩公守坟140年 曾五易安葬地(图)
2009年04月03日 08:31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冯茂潮说,这是为恩公邓震南选的最后墓穴,冯氏六代人为恩公守墓已经140余年。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临,恩平市良西镇城头村83岁老人冯茂潮带着族人为遗留在该村、毫无亲属关系的客家人邓氏祖坟扫墓,他们奉上烧猪、烧鹅、水果等祭品,以感谢邓氏祖先当年救下冯氏族人的大恩大德。

  记者获悉,该村冯族从其二十二世祖冯显佑起,其六代后人已为客家人邓氏守祖坟140余年,并希望找到邓氏后人感谢其先辈当年救冯氏一族性命的恩情。

  客家人救下冯氏一族

  据良西镇城头村83岁的冯茂潮老人介绍,清朝时期,冯氏与客家人邓氏共同生活在城头村,和睦相处。清朝咸丰年间,恩平发生了跨越10多年、波及两广、震惊史学界的当地人与客家人的“土客械斗”。后来,由于官府介入调解,客家人被遣散安插他乡。城头村的客家人在迁离前,悲愤难控,村中很多客家人拿起刀枪准备把城头村冯显佑家族杀光。

  正当冯族人命悬一线之际,村中一位德高望重、深明大义、秀才出身的客家人邓南震站了出来,坚决不同意杀人,并建议用跌“星贝”占卦方式决定是否同意杀人。由于邓南震为了保护冯氏族人,在占卦过程中使了手法,称上苍也不同意杀人,客家人含泪离开了家园,冯显佑家族因此逃过灭族之灾。

  冯族为恩人五易安葬地

  当年经过“土客械斗”后,大部分的客家人都迁离城头村,而邓南震对城头村有感情,始终不愿意搬迁,冯显佑对邓南震尊敬有加,他们成了莫逆之交,村中无论大小事务,都请邓南震前来共同商议,已经没有土客之分。为了报答邓南震的恩德,冯显佑临终前郑重嘱咐后人,世代不要忘记邓南震的恩德,每年要为邓氏祖坟扫墓、拜祭,当他们是自己人看待。

  “邓南震去世后,冯氏后人亲自扶柩,全村为他举行最高的安葬仪式,选择最佳的地点安置其骨灰。说来十分奇怪,之前选择的安葬地点,骨灰都潮湿变黑,效果都不理想,之后多次择地而葬,都是一样。最后,冯氏族人决定把邓南震与冯显佑合葬,这次骨灰干爽呈黄色,效果不错,族人称他总算找到归宿。而这是村民为其第五次择地安葬。”冯茂潮说,在距离邓南震200米的地方,还有邓南震家族的祖坟,同样得到冯族人的厚待。

  此后,大难不死的冯族人为感谢邓南震的救命之恩,尊称邓南震为“南震公”,于每年的清明节都拜祭“南震公”及其祖坟,为墓穴清除杂草,延续至今已经有140余年。

  欲寻恩公后人

  据《恩平县志》记载,由于“土客械斗”的失控,清同治五年(1866年)恩平知县罗德辅向省府告急,巡抚蒋益沣命令徐总兵、梅道台率万余湘军等统率部队听调,进入恩平武力调解。当年十月下旬,官军将恩平境内所有的客家人共40000多人分插安置高州、雷州、廉州、琼州及湖南、广西、福建等地,恩平“土客械斗”平息。

  “当年客家人大迁徙中,邓南震后人也全部迁走了,目前下落不明,如今冯氏族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邓南震后人,当面感谢其先辈的救命之恩。”冯茂潮激动地说,“即使邓氏后人要把邓南震骨灰搬迁回聚居地,他们也会提供帮助。”

  城头村民小组长冯作义说,一百多年来,由于受到“南震公”深明大义的思想影响,居住该村的冯、岑两族人都和睦相处,民风淳朴,村中不管谁家的红白事,村民都主动帮助,互帮互助蔚然成风。(文/图 记者黄健能 通讯员黎胜华)

【编辑:张艳红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