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祭先人不要太“山寨” 缅怀逝者应心存敬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拜祭先人不要太“山寨” 缅怀逝者应心存敬畏
2009年04月03日 14:44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进入四月,似乎空气中也带有怀念的味道,因为清明节就要到了。清明“寒食”、“扫墓”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2000多年的历史让它成为影响中国人最深的节日。

  我生在北方,生活在岭南,深切地感到南北方民俗的差异。在北方,乡村还算重视这个扫墓祭拜先人的节日;但在城市,现代化让人们离传统越来越远,这个节日也比较淡。广东地区的传统文化保存得较好,清明的气氛比我的家乡要浓重得多。不过,现代社会的一些“异化”也常常让人气结。据说,受去年“全素乳猪”的启发,今年清明之前又有人发明了“面包乳猪”。自古以来,祭祀需血食。现在已经从马牛羊“三牲”简化为乳猪,祭祀这个传统仪式不能再继续“革新”了。对待逝去的亲人,我们应该敬畏,不该“山寨”。

  前不久看了刚刚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一部令人感动的电影。这部影片有着日本电影惯常的细腻,讲的是一个失业的大提琴师,回到故乡后阴差阳错地成为一名入殓师。很快,师傅对死者的尊敬,以及入殓仪式对死者家属的慰藉,让主人公克服了对这个职业的恐惧。影片结尾,主人公抛妻弃子的父亲去世了,在为父亲完成入殓仪式的同时,父子也达成了和解。

  《入殓师》里面,非常强调死者入殓前的一套仪式,仪式中表达的对逝去生命的敬畏,令人动容。人类社会在技术上总是不断前进,但人之本性却万古不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永远困扰人类的哲学命题,通过对祖先的怀念,我们在面对上述问题时,或许可以得到片刻安宁。

  小的时候,我祖父最关心三个节日——春节、清明以及民间称为“鬼节”的农历七月十五——这是民间三个传统的祭拜先人的节日。每到节前,他都要带上我这个长孙去给逝去的亲人烧纸,然后总会叹息着说,“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人给老人烧纸啦!”

  如今,给他老人家烧纸的任务落在我父亲的身上,而远在广州的我,每想起祖父当年的叹息,常常会感到惭愧。(高延晶)

【编辑:陈薇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