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催热“月嫂”市场 “一嫂难求”为哪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80后催热“月嫂”市场 “一嫂难求”为哪般?
2010年01月25日 11:02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2010年的到来,80后这个群体也到了一个而立之年的关口。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结婚生子,为人父母。缺乏育婴经验的他们,给月嫂市场带来一片繁荣,天津市月嫂市场有八成左右的雇佣者都是80后,有职业证书的专职月嫂更是到了“一嫂难求”的境况。

  专职月嫂“一嫂难求”

  1985年出生的沈楠,娇小柔弱,看上去像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不是看到她怀抱着一个酣睡的婴儿,很难想象她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

  沈楠2009年结婚,生下女儿后又惊又喜,“我不怎么会带孩子,连换尿布都手忙脚乱。”令她感到幸福的是,孩子出生前,沈楠的母亲已在天津市妇联家庭服务公司帮她预订了一名专职月嫂。孩子一出生,专职月嫂高春茗就来到家中,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像沈楠这样的80后已成为天津市月嫂市场的主力消费者。天津市妇联家庭服务公司母婴服务中心主任李芹告诉记者,中心有230余名受过专业培训的月嫂,目前基本被预订一空,预订者约有90%都是80后。

  除了天津市妇联家庭服务公司这样天津市妇联下属的企业,天津市还有众多民营母婴服务中心。天津爱心房月嫂培训中心就是其中的一家,据该公司市场部经理魏然介绍,在他们公司注册登记的可用月嫂达3000人,其中70%-80%的雇佣者也是80后。

  “每天打电话咨询月嫂的人太多,如果要预订口碑较好、经验较为丰富的月嫂,在孩子出生前半年就得交订金。”李芹说。

  在沈楠家服务的月嫂高春茗,工作日程已经排到了2010年6月。因为从业时间长且经验丰富,高春茗是该公司出了名的“金牌月嫂”。“太忙了,现在我六月份之前都不能休息,可能陆续还有预订的客户。现在,有些客户直接将我推荐给他们的亲戚,我都不能随便答应,实在是抽不出来时间。”高春茗说。

  观念改变催热月嫂市场

  “坐月子”在中国是每个生完孩子的女人都必须经历的,也是女人学做母亲的第一步。一般情况下,80后结婚后,双方的父母可以帮助他们照顾婴儿,把孩子养大。但沈楠对此不以为然:“父母年龄都大了,不想让他们太劳累。而且,即使父母帮忙,也都是根据以前的老经验照顾孩子。现在的月嫂都很专业,照顾婴儿的方法也更科学。”

  在沈楠家,我们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月嫂高春茗。只见她熟练地抱起只有半个月大的婴儿,褪去衣物,给婴儿洗澡,小家伙在她手里十分惬意。

  今年46岁的高春茗2002年下岗,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报纸上看到天津市妇联家庭服务公司招聘月嫂的广告,便报名参加了该公司的月嫂培训班,正式从事月嫂工作。如今七八年过去了,高春茗已成为经验丰富、备受客户好评的“金牌月嫂”。给婴儿洗澡、准备孕妇餐、婴儿应急急救等相关护理措施,高春茗做起来已十分娴熟。

  据高春茗介绍,她做月嫂的七八年间先后获得天津市劳动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孕妇乳房按摩证书。此外,她还自学了儿童成长心理咨询课程。现在,无论是婴儿和孕妇的饮食搭配还是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她都很有经验,这些技能也成为她受80后父母青睐的重要原因。“我照顾的80后孩子大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能够接受我们的各种育婴知识。”高春茗说。

  像高春茗这样的专业月嫂收入可达到每月2500元左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有稳定收入的80后而言,这种支出似乎并不在话下,“请得起”也是催热市场的重要因素。沈楠和丈夫都在一家金融机构工作,她告诉记者:“月嫂的工资我们还能支付得起,主要是可以给自己减轻压力,省心省力。”

  专业月嫂市场亟待行业规范

  南开大学社会学教授关信平认为,从年龄上来讲,80后进入了生育高峰期,而且很多80后的生活水平较高,对月嫂的这种需求热度是可以理解的。月嫂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者主要还是从事体力劳动。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月嫂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相应提升。

  魏然也表示,作为一家民营中介机构,他们在月嫂的资质认定上一点也不含糊,在他们公司登记的月嫂必须具有劳动局颁发的月嫂证和育婴师证。符合证书认定的月嫂并不太多,每次都需要组织培训拿到证后才能上岗,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魏然介绍说,现在的月嫂基本上都是流动性的,在中介机构登记后,并没有强制的劳动合同,干得好坏以及时间长短都没有行业标准,基本上由月嫂自己来决定。所谓的“一嫂难求”其实是针对口碑好的月嫂。口碑好的月嫂因为需求大,工作排得过满,干的时间相对较长。口碑不好的月嫂如果无事可做,就自动退出市场,这就造成月嫂市场人员流动相对频繁。

  由于8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父母宠爱,在与月嫂的沟通上会存在各种问题,有时需要不停更换月嫂,直到符合要求,这也是造成“一嫂难求”的原因之一。

  关信平教授表示,要解决这种“一嫂难求”的局面,首先需要引入市场化机制,提升月嫂的收入水平,吸引更多人进入这一平台。

  其次,需要加强培训。培训机构要形成规模和专业化,并且在培训时专门加入人际关系处理课程,让月嫂更好地和80后及其父母进行沟通。

  此外,这个行业流通性较强,基本上处于想干就干,不干就算的状态,相关机构在月嫂队伍的管理、建设上应该建立更加成熟的人员出入机制。建立培训上岗、推荐就业、回访监控、后续培训的用人机制,防止月嫂人员流动过快以及劳动素质参差不齐。(记者邵香云 曾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