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多款先进通用无人机有人机首飞(5)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6月14日 09:40 来源:中国航空报 参与互动(0)

  人才强校,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003年,我来到沈航的时候,学校教师队伍人数不足5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仅有8人。”王维被当年仅有8名博士教师的现象深深刺痛。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面对未来的发展,没有过硬的师资队伍是不可能的。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筹措1.1亿元经费确保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投入。据统计,划归省政府管理以来,350余名教职工完成了博士、硕士学位进修,先后引进博士151人、硕士248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52人,聘任国内外兼职教授20人。

  人才队伍结构日趋合理。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学校专任教师已由划转初期的不足500人增加到979人,其中正高职教师增加到12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增加到222人,学校专任教师硕博比由不足25%增加到84.2%,45岁以下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8.97%。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国防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创新团队4个,辽宁省教学团队1个,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级教学名师6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层次43人。

  和谐建校,形成以师生为主的人本理念

  “2011年4月22日,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二是‘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王维指出,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党委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理念,积极促进师生和睦共处,建设和谐校园。

  提高师生的幸福感。今年有一句流行语叫“你幸福吗?”。对此,王维说学校也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建设“幸福沈航”是学校的一个发展愿景。“幸福”作为沈航人的共同追求,已经在党委层面明确提出。学校开展一系列“幸福工程”活动。比如,为教职工提供“幸福午餐”、“自选体检套餐”、“幸福生日蛋糕”、“幸福健身卡”等福利待遇,为学生提供“幸福生日餐”等。

  提升师生当家做主的责任意识。2012年6月,学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爱沈航、做主人、构建和谐校园”主题实践活动。活动进一步统一2万余名师生员工的思想,焕发主人翁和责任意识,为今后学校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转变教风和学风。学校的风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职工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二是学生具有奋发向上的学习劲头。教师、管理、服务三个层面的教职工队伍引领着学校的师德师风。2012年11月,学校召开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万人学风综合治理大会”。会议要求广大教职员工要结合本职岗位要求,真正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以“知”树人,以“情”育人,自觉修正师德师风,努力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训。广大青年学生要深刻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形成“爱祖国、爱沈航”的思想意识,并将这种思想意识内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和报效祖国的精神源泉。学校为了加强对新生的管理,专门为2012级新生128个班级开辟了128间专门自习教室并配备了128位兼职班主任,进行“小班制”管理。

  发展通航,抢抓学校新的发展制高点

  2010年6月,沈航更名大学后,辽宁省协商中航工业委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杨凤田出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很重要,他是一面旗帜,他的思想会影响一个大学的发展。杨院士的声誉、地位和影响都会为沈航带来发展机遇和资源。”王维在介绍到与其搭班子的校长时比较激动。

  目前,由杨院士倡导的通航平台在沈航已经搭建起来,并结出了累累硕果,有力推进了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2010年10月,沈航联合中航工业沈阳所、气动院和沈飞成立了通航实验室。2011年2月,辽宁省批准成立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研究院进一步联合北航、中航复材等单位培育“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展先进通用飞机系统研发工作。2012年10月,中心经代表辽宁省参加教育部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认证,获得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中心成立以来,辽宁省及学校建设投入超亿元,中心立足于国际前沿的新能源飞机研制工作,掌握了高效螺旋桨设计、低速高效气动外形设计、低成本复合材料飞机设计制造等核心技术。两年来,中心自主研制的电动无人机“神鹰Ι型”、国内首架燃料动力无人机“雷鸟”和电动双座轻型飞机“锐翔”均实现了成功首飞,油动双座轻型飞机“锐翔”已经进入结构打样设计阶段。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