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中国急需建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严重缺直升机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7月15日 11:21 来源:中国航空报 参与互动(0)

  尽快建成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仍是当务之急——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

  记者:在刚刚过去的“4·20”四川芦山地震救援中,我们也看到了直升机救灾的身影。您是如何看待芦山地震中的航空应急救援所发挥的作用?

  刘大响:从目前公开的报道看,此次地震后航空应急救援非常及时和有效。地震刚一发生,成都军区的两架直升机立即飞往灾区。8时02分地震发生,10时12分空军11252机组即到达震源地上空,10时20分海军航空兵机组到达作业高度开始作业,10时26分陆军航空兵编队开始起飞,于11时06分在灾区降落。可以说,军队航空力量的救灾行动非常迅速。

  同样,国航、南航等国内主要航空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准备了专机待命,并紧急统筹客运和货运能力,随时准备运送救援官兵和救灾物资,反应也相当迅捷。四川地区有不少通用航空企业,他们也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做出反应,虽然最后没有参与太多直接的救援行动,但准备工作也很到位。

  总体来说,此次四川芦山地震后,不论在灾情勘察评估、救灾队伍调遣部署,还是在受灾伤员转移、应急物资投放等方面,航空应急救援都做出了最快捷的反应,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比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升。

  记者:2008年底,您和很多院士、专家一起向中央提出了“建设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议,当时您们是如何考虑整个体系的建设思路的?

  刘大响:5年前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四川,这次芦山大地震又发生在四川,应该说在同一地区过往的救援经验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人能预料下一场重大灾害会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这次是地震,下次也可能是洪水、海啸或其它灾害。在我们这个地质复杂、灾害频发的国家,只靠一时一地的经验积累,只靠局部地区临时征调救援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最终只有一条道路可走,那就是要建立完整的全国性的应急救援体系。这是涉及到全国每一个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为此,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总体规划,又要有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

  遗憾的是,当时这些规划和计划我们都还没有,至少是很不完整,甚至对这件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也不完全统一。因此,我们认为有责任要呼吁,要向中央建言。这就是我们当时考虑这一建议的基本出发点。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