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聚焦一战中的中国国家命运:受辱·被骗·抗争(图)(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7月14日 09:00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被骗的参战国——

  中国力图借参战之机靠近西方,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以避免列强的侵略,三次提出参战,前两次都因日本从中作梗而遭拒,最终虽如愿参战,但自身利益已被日本和协约国秘密勾结牺牲掉了

  在一战参战国中,没有哪个国家的参战经历如中国般曲折。

  中国第一次提出参战是在日本出兵山东之前。1914年8月底,得知英国准备配合日本夺取青岛后,为避免青岛落入日本之手,袁世凯对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表示,中国愿意提供5万兵力与英军一起收复青岛。但是,朱尔典甚至在没有与同为协约国的俄、法两国公使商谈的情况下就断然拒绝了中国的出兵提议。

  中国第一次参战请求看似是遭英国拒绝,实则是日本从中作梗。由于担心中国参战后,早有亲英、亲美倾向的北京政府与英、美等国更加亲近,而不利于其扩大对华侵略,日本告诉北京政府,中国既然宣布中立,就无对德作战之理。同时,日本又照会俄、英、法等国:没有日本的同意,关于中国参战问题不得形成任何协定。

  此时的英国,既担心日本侵吞自己的在华利益,又想借助日本的军事力量清除德国在华势力。鉴于日本比中国强大且反对中国参战,英国最终选择拒绝中国。英、日经过交涉还达成妥协:日本保证维护英国在中国的利益,英国则配合日本在山东的军事行动。

  山东被日本占领后,中国政府为了能参加战后和平会议,以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山东主权,再次提出参战申请。1915年11月6日,中国通知英国,如果得到英、法、俄的邀请,中国将加入协约国方面对德国作战。此时的欧洲战场已经陷入堑壕战僵局,中国参战对协约国不仅意味着宝贵的物资援助,而且意味着所有在华德侨以及德国企业必须撤离中国,将极大削弱德国的力量,因此得到英、法、俄的欢迎,他们还力劝日本同意中国参战。

  然而,日本又一次拒绝了中国的参战申请。对此,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在1916年2月写给朋友的信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不愿中国加入协约国,这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日本情愿希望欧战拖延得越久越好,这样才能确保中国陷于任其宰割的状态。”

  到了1917年2月,日本对中国参战的态度突然发生了180度的转变,由反对变为鼓动中国尽快参战。日本首相寺内正毅甚至派遣亲信西原龟三赴华,以同意中国减缓交付庚子赔款、提高关税和提供参战军费为诱饵,唆使北京政府对德国宣战。

  日本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其与英、法等协约国已经在牺牲中国利益的基础上达成妥协——日本以支持中国参战为条件,换取协约国主要国家在战后对其在华势力特别是在山东权益的承认。英国向日本保证,在战后和会上将支持日本在山东权益等方面的要求。日本与俄、法、意也达成了类似秘密协定。

  日本的要求得到全部满足后,阻止中国参战便失去意义。相反,通过支持中国参战,日本还可得到更多好处:一方面,此时的美国正准备参战,也极力鼓动中国参战,日本鼓动中国参战,无异于顺水推舟,既不得罪美国,又能把促成中国参战之功记在自己头上,借此挽回先前因阻挠中国参战而造成的外交被动局面;另一方面,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府的实权落在亲日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手中,借着支持中国参战,日本可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由于日本态度的转变,中国参战的外部阻力已不复存在,但中国政府内部此时却发生了“府院之争”。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不愿让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借参战捞取政治资本,由主张参战转为反对参战。“府院之争”的实质并不在于中国是否参战,而在于由谁主导参战,以便从中捞到一笔西方列强的借款,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和军事实力。“府院之争”延迟了中国的参战时间,又过了半年,到8月14日,中国才正式对德奥宣战,此时大战已经接近尾声。

  对于中国参战,有些学者认为,从外部讲,是迫于西方列强尤其是美国的压力;从内部讲,是一场在各自西方主子支持之下军阀争权夺利的闹剧。然而,若从历史大视野角度看,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当时中国人对于通过参战使中国纳入西方社会、提高自身国际地位并收回国家主权的强烈愿望。

  屡遭日本阻挠的中国终获参战权,但自身的利益早已被日本和协约国秘密勾结牺牲掉了,中国从一开始就被自己的“战友”出卖。中国的参战,无异于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