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倒萨"与"朝核危机" 《瞭望》分析两大事件走势

2003年01月14日 11:12

  中新网1月14日电 美国何时攻打伊拉克?朝鲜核危机的走势如何?最新出版的《瞭望》周刊载文分别对备受瞩目的这两大事件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本网转引如下:

  美国何时打击伊拉克

  自联合国通过新的有关伊拉克问题的决议后,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恢复了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工作,美伊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暂时有所缓解。那么,在新的一年里,美伊矛盾将向何处发展,美国还会不会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呢?

  美伊外交战接近尾声。自美国提出要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以来,美伊双方均展开了强大的外交攻势,力求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支持。虽然美国一再声称有能力单独对伊拉克动武,但是,由于国内外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音,美国采取了外交先行、军事跟进的做法。

  在国内,美国政府官员不断发表讲话,表明对伊实施军事打击的重要性,并声称伊拉克正在发展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如果不采取措施,恐怖分子将可能获得这些武器,美国的安全将会受到威胁。“9·11”事件发生后,“国土安全第一”成为美国民众的共识,因此,布什政府逐渐获得了多数美国人的支持。2002年10月,美国国会两院通过议案,同意给予布什总统在必要时使用武力解除伊拉克武装的授权,使布什总统随时可以发出军事打击的命令。

  在国外,美国不断与其盟国协调立场,力求建立反伊联盟。同时,美国还最终同意了联合国通过一项新的对伊问题决议。其实,美国同意联合国通过一项新的对伊问题决议,美国政府在对伊问题上的根本立场没有改变,美国这样做只是为了向国际社会证明美国动武的合法性。

  与此同时,伊拉克政府也派出官员到许多国家进行游说,以寻求支持。为了使美国攻打伊拉克失去借口,伊拉克政府在外交上还不断做出让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表讲话,正式为入侵科威特向科威特人民道歉;伊政府允许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在伊拉克进行不受任何限制的核查,并在联合国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了伊拉克武器报告。至此,美伊两国在外交上的交锋已经基本结束。

  美对伊军事打击为期不远。尽管前一阶段美国在伊问题上主要进行的是外交攻势,但是,美国动武的可能性并没有消失,战争实际上在日益临近。战争会不会爆发,关键要看美国想不想打。分析美国政府目前的政策,可以看出,美国动武的决心已定。

  首先,美国对伊动武是为了配合全球战略的实施,具有长远的战略考虑,因此,无论伊拉克怎样做都无法改变美国动武的决心。中东地区由于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被美国视为“关键地区”,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十分重视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已经明确提出,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将变更伊政权。此举一方面是对其他敌对国家实施威慑,另一方面是在伊建立一个亲美政权,从而进一步巩固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其次,美国基本完成了在海湾地区的军事部署。目前,美国在海湾地区部署的兵力已达6万,美国国防部还打算到2003年2月初再向海湾地区增派5万兵力。2002年,美国部署在海湾地区的陆海空三军频繁进行军事演习。所有这些演习都是为打击伊拉克做准备的。正如美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所说,美军已做好准备,只要总统一声令下,就可以发动进攻。

  最后,“实质性违反”随时会被美解释成战争。联合国对伊问题新决议规定,如果伊拉克有“实质性违反”行为,将遭受严重后果。目前,联合国在伊武器核查工作进展顺利,美伊分歧正逐渐集中在伊提交的武器报告上。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实际处于主动地位。2003年1月底是联合国核查小组公布报告的时候。届时,如果出现对美不利的情况,美国可能会做出自己的解释,并诉诸武力。实际上,美国已经对该报告表了态。美国国务卿明确表示该报告存在着“系统性漏洞和不足。这些重大遗漏构成了对联合国决议的又一次实质性违反。”

  总之,美国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正在日益临近,国外舆论预测打击时间可能是2003年的1—2月,这个时间是联合国核查小组公布伊武器报告的时间,也是美发动军事进攻的有利季节。(作者:吕有生)

  朝鲜核危机的走势

  去年10月份以来愈演愈烈的朝鲜核危机,进入新年后似有些许转机:1月7日,美国开始在华盛顿与其盟国日本和韩国就此事件进行紧急磋商,寻找解决办法。白宫于此后作出了一项重大让步,即同意就核问题和朝鲜展开对话。但白宫也重申,美国不会在核问题上退让。

  朝鲜核危机在2003年是“山雨欲来”还是“和平解决”?危机的两个主角美国和朝鲜之间的对抗会不会越过临界点而演化成一种难以收拾的局面?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系教授张琏瑰认为,朝鲜核危机的走势主要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其一,朝鲜发展核能力是佯攻还是实干?如果是佯攻,那么症结就仅仅在于如何找一个令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交换契合点,局势必然是适时而止。如果是实干,则美国不会袖手,它在适当的时候必然采取断然措施。其二,朝鲜是否已被美国列入“失败国家”之列?布什政府认为对美国造成主要威胁的是“失败国家”、“无赖国家”及它们庇护的国际恐怖主义。因此,美国要“先发制人”进行攻击。如果美国把朝鲜列为“失败国家”则冲突不可避免,核问题只不过是促使美国提前动手而已。其三,美国是否认为朝鲜核能力近年内会出现飞越性增长?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朝鲜目前的核能力是每年可制造1-2枚核弹,但到2005年时朝鲜核能力激增至每年可制造50枚核弹。果真如此,美国就可能在2005年前后对朝采取断然措施。其四,双方是否接受斡旋并推动东亚集体安全机制的建立?在朝美处于尖锐对峙条件下,没有与此利益相关的国家表明立场、适时斡旋,只会导致双方最后摊牌。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东亚研究部主任于美华研究员认为,半岛核危机的发展可能有四种方向:其一,朝美双方在其他国家的斡旋下,坐到谈判桌前,通过对话的形式解决彼此分歧;其二,朝美双方在斗争中寻求妥协,逐步使东北亚局势回复到危机前的“原点”状态;其三,朝美之间的矛盾逐步升温,美国将该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其四,危机发展到严重程度,爆发战争。就目前情况看,第二种方向的可能性较大,美朝双方很有可能正在进行一场有惊无险的外交较量。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金熙德对未来的局势发展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他认为,该事件的未来走势实质上主要取决于美朝关系,而目前的僵局最终将会被打破。美国将会采取行动消除朝鲜对安全的担忧,并回到谈判桌上继续对话。而朝鲜方面也终将会放弃其核计划,最起码会使朝美关系恢复到核危机之前的状态。最终的和解之路虽然会有荆棘,但这将是解决问题的惟一一条道路。

  从美国方面看,它此时的处境并不允许其对朝鲜有什么“过激”举动。于美华认为,朝鲜核问题更像是美朝之间的一张“外交牌”,而非“军事牌”。美国挑起并一手导演这一危机主要目的有三:一是为美国继续维持在东北亚的军事存在寻找借口;二是防止核扩散;三是对朝鲜政权增大压力,直至其垮台。其中,第一点是最主要的目的。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它是美国在东北亚地区最优的“国家利益”。这也就决定了美国不能对朝鲜进行类似于对伊拉克那样的“先发制人”军事打击,以免由此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而有损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一则美国认为朝鲜可能拥有的核武器威力要远大于伊拉克的化学生物武器,很可能会对美国的东亚驻军和其盟友韩、日的安全造成威胁;二则美国正集中精力为“倒萨”而备战,不想因为朝鲜半岛而打乱目前的各项部署;三则美国不想因为朝鲜问题的恶化,而让美国在“9·11”事件后苦心经营并初见成效的美中、美俄大国协调机制面临冲击。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张骥博士认为,朝鲜宣布解除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从根本上说是对布什政府强硬的大棒政策的一种回答和反应。国际关系学院樊体宁教授认为,朝鲜执意要打“核计划牌”的心理症结,在于感到自身安全得不到保证。朝鲜如果真要研制核武器,那它早就可以开始,而不用像现在这样“大张旗鼓”的进行。朝鲜对美国不敢轻易“言战”的理由心知肚明,现在开始通过一系列行动向美国发动外交攻势,无非是希望能从美国那里得到一个安全保证,以缓解朝鲜目前国内的经济压力,并使其所处的战略环境更为有利。因此美国的“孤立、施压”政策只能是权宜之计,朝鲜的强硬态度也只能渐渐缓和。

  朝鲜周边主要邻国对该事件力主“促和”,为两个主角之间已近于白热化的僵持“降了温”,使危机不太可能进一步升级。各周边国家在朝鲜半岛上的实际战略利益各不相同,但却都导致了同一种态度——和平解决核危机。

  在此次朝鲜核危机中,美国及其盟友之间并没有形成惯有的“一致”态度,血缘相亲的韩国尤其突出。于美华认为,韩国在此问题上和美国“同床异梦”。一是韩国认为,美国现在制定的“对朝特别遏制政策”有可能导致朝鲜经济崩溃,进而使半岛发生重大冲突乃至战争,这样与朝鲜毗邻的韩国无疑将是最大的受害者。二是无论韩国现任总统金大中还是新当选总统卢武铉,都不希望曙光初现的“阳光政策”因此而蒙上阴影,使南北缓和进程停滞不前。所以韩国目前在国际社会上的活动最为积极,派特使去中国和俄罗斯寻求支持,争取“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北朝鲜核危机”。卢武铉表示,“韩国不应盲目追随美国,在处理朝鲜核问题方面,美国采取任何措施都应首先尊重韩国的意见”。

  从日本角度来看,金熙德认为它目前优先要考虑的是日朝建交问题,而在这个大战略下发生的朝鲜核风波只能作为次优先级的问题来解决。从地缘政治方面来考虑,日本也担心如果矛盾激化到发生战争,无疑会对日本的安危形成重大影响。所以日本目前的政策就是在给美国做好辅助、协调工作的前提下,极力促成和平解决核危机。

  俄罗斯目前仍然处于重返亚太的过程中,其在朝鲜半岛上的战略目标有两方面:一是为本国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通过积极介入半岛事务来增强其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二是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俄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严格遵守核武器不扩散条约,并呼吁美朝以和平方式回到1994年核框架协议机制内。

  东北亚地区事关中国周边稳定、祖国统一与大国关系三个大局,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外部安全环境的改善,而且有利于实现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目标。因此中国历来主张并积极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赞成半岛无核化,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朝鲜半岛的扩散,主张通过和平对话来解决争端。

  所以,金熙德认为,虽然日、韩、中、俄并不是这场核危机的“主角”,但是它们既然都对朝鲜核危机的和平解决达成了共识,美国就不能不充分考虑这个共识,不会轻易对朝鲜“挥舞大棒”,以免使自己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处于被动局面。

  朝鲜半岛核危机的骤然升级,使经过长期磨合而确立的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面临新的考验。国际舆论认为,近日朝鲜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的举动,实际上已经废除了它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的安全保障协议。张骥认为,这已对朝鲜半岛无核化原则形成了冲击,是多年来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国家难以支持和接受的。于美华认为,如果朝鲜核危机问题不能得到适当处理,极有可能引发东亚地区的“核骨牌效应”,日本曾以1998年朝鲜试射导弹为借口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此次危机发生后,日本国内便有人跳出来说日本也应当发展核武器。这必将损害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另一方面,核危机问题如果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则不会改变东北亚地区的力量对比,换句话说,东北亚地区范围内所涵盖的大国共同利益和主要矛盾也不会发生质的变化。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历史上许多次危机甚至于战争的爆发都源于危机的无意识升级,一旦朝美双方不能自控或控制事态的发展,引起火花的局部碰撞也是有可能的。这是当前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必须尽力避免的。(作者:史泽华 王鑫)

  来源:《瞭望》周刊


 
编辑:谭宏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