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各国共同应对无法回避的核安全挑战(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3月26日 09:16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再者,国际反恐形势更加严峻。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剧烈波动,特别是西亚北非局势的动荡以及与此相关的干涉主义战争,使相关国家经济基础受到严重破坏,使数以万计的人死于非命,使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人丧失了生计。动荡和战争造成的废墟和仇恨是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核产业链薄弱环节的增多以及恐怖袭击动机的凸显,使核恐怖主义威胁空前严重。

  人类选择核电之必然性

  既然核能有如此之多的问题,人类社会是否可以取消核电选项呢?答案是否定的。地球化石类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一对结构性的矛盾。英国石油公司于2007年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估》报告称,按当时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量计算,世界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只能满足40年和60年的需求。其他研究机构发表的类似报告具体数据虽不完全相同,但结论是一致的,即地球油气资源枯竭的日子正一天天接近我们,如果人类社会不想回到前工业化时代,就必须探求新能源。

  退一步说,即使不存在能源短缺问题,燃烧化石类能源产生的排放,也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承受之后果。按目前世界排放量计算,至本世纪末,地球温度将上升1.2—3.5摄氏度,将对数以亿计的沿海居民造成威胁。如果人类不想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就必须改变目前的能源结构。而在替代性能源中,最具规模生产价值的还是核能。因此,排除核能选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能否设想只允许经济雄厚、科技先进、人才充沛的发达国家开发利用核能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根据主权平等的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已经达成的共识,任何国家只要遵守了《核不扩散条约》等相关国际条约的规定,就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任何国家或集团都没有垄断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的本能,发达国家创造的以香车豪宅为代表的高消费已经成为美好生活的象征,而这些都要靠巨量能源消耗来支撑。据统计,发达国家人均耗能量是发展中国家的35倍,一个美国人消耗的能源相当于500个印度人的消耗量。不能认为这种差距是合理和道德的,剥夺发展中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没有法律依据,没有道德基础,也不具可操作性。

  解决核安全问题必须标本兼治

  既然核能的选项不能排除,各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又不容否定,而核事故的灾难后果又不会止步于国家边界,出路就只有一条:让核能更安全高效地为人类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加强核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强化核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这就是全球核安全峰会的现实意义所在。华盛顿峰会的主要议题是防止和打击核恐怖主义,即解决核设施和核材料免遭恶意侵害的核安全问题,会议通过的《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工作计划》,强调要促进《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的普遍化,要提高《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的权威性,要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其《核安全丛书》在全球范围开展活动,各国要进行核安全信息交流,核安全文化培育,核安全人才培训,等等。这些措施是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但都还停留在“治标”的层面,要从根本层面解决核恐怖主义问题,必须标本兼治。要 “治本”,就要改变目前国际社会发展失衡、贫富悬殊、地区动荡、民族宗教冲突频发、滥用武力、制造贫穷和仇恨的现象,从根本上铲除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

  要使国际核安全机制真正发挥作用,还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不能给国际核安全机制附加别的目的,不能把国家间争端引入峰会,更不能在这个机制中奉行双重标准。如果把核安全峰会变成功利性外交政策的工具,国际核安全机制就会失去中立和公信,就没有办法凝聚国际社会力量应对核安全挑战。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