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化解部分行业产能“绝对性过剩” 应减少行政干预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9月10日 08:51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统计局近日公布了1-7月份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情况,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同比下降9.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0.4%;钢铁业持续低迷,销售利润率接近于零。从数据看,工业企业利润仍然偏低,上述行业仍面临比较严峻的产能过剩压力。

  产能过剩作为我国工业发展中的一个老话题,不断困扰着产业经济的步伐。在国家不断深化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产能过剩情况虽处于可控范围内,但某些行业却陷入了“越遏制越过剩”的怪圈中。究其因,是产业自身的问题还是环境使然?化解这一轮的产能过剩又需要哪些对策?

  人民财经独家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付保宗共同探讨产能过剩的解决之道。

  今年产能过剩形势严峻 因金融危机前投资预期太乐观

  冯飞:产能过剩是近年来一直提的一个问题,今年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严峻,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涉及的面比较广;二是有些产业面临长期绝对性过剩问题;三是这一轮产能过剩还伴有大量的在建产能。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通过土地、税收优惠、投资补贴等方式推动这些产业的迅速发展;第二,整个经济发展的波动性比较大。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的经济出现了高速的增长,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投资者的预期比较乐观;第三,政府对化解产能过剩还缺乏有效手段,产能过剩不能只靠强化审批的思路来解决。

  产能过剩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应该是一个常态性问题,合理的过剩是被允许的。但如果某一行业内的企业的数量过多,而企业竞争只是凭借价格手段,两种情况的叠加就会加剧问题严重性。

  牛犁: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从发改委和工信部的数据来看,钢铁、建材、汽车、船舶等传统行业过剩严重,另外,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领域,主要消费市场在欧美,受外贸影响比较大。

  化解产能过剩本身就是一个调结构的问题,调整结构也是带有周期性的一个过程。当经济结构调整趋于合理,经济情况走出了底部,产业进入新一轮的扩张期,过几年又会积累新一轮的产能问题,又需要调整。比如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国也进行了产业调整,但当亚洲金融危机过去,以汽车和房产为龙头的消费井喷式增长了,那些多余的产能就被消化了。但这一轮产能过剩显然不能依赖住房和汽车消费来解决,

  付保宗:对于产能过剩的问题,我国现在没有权威系统的统计数字,没有一个部门统一的发布过连续的产能利用率统计数据,很多数据是经济学家和行业专家调研或测算的结果,所以完全用产能利用率衡量产能过剩不够全面。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除了利用率,产能过剩还会表现出一些负面的特点,比如企业效益的大幅下滑,库存的大量积压,包括产品价格的大幅下挫等,这些问题可能间接会表现出这个行业的过剩局面,这些问题也会影响到产业的健康运行。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