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垃圾处理迷局:巨资兴建的垃圾焚烧厂为何闲置?(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7月03日 16:15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对于村民提的要求,市、区政府和企业都做出了承诺,垃圾焚烧厂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2008年夏,无锡市每天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已经超过3000吨,两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能力约2000吨,唯一的填埋场——桃花山垃圾填埋场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且地处太湖自然保护区内。

  无锡市政府决定新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拆除益多垃圾焚烧发电厂,对惠联垃圾焚烧发电厂实施改造、转产,并计划逐步将桃花山垃圾填埋场的陈腐垃圾重新焚烧减量。

  时任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黄土塘村党总支书记的汤红星告诉记者,黄土塘村位于东港镇和锡北镇交界处,北与江阴市接壤,人口相对较少,考虑到拆迁成本、环境影响以及项目建设进度等多方面因素,这里是较为理想的备选地址。

  但汤红星当时也有担心,“思考再三,我决定先对垃圾焚烧项目进行考察。”

  汤红星带着几十位村民,到成都、上海、苏州、常州等地,考察了10多个垃圾发电项目,他本人还参加了多数项目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所有讨论会、论证会。

  汤红星说,最后的结论是:“有条件同意”在黄土塘村建设垃圾焚烧项目。

  村委会提出了4个条件:运输过程中不能抛洒滴漏,不能有味道;垃圾储存时不能影响土壤质量;焚烧过程中不能有黑烟和臭味;焚烧后烟气排放不能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不能影响老百姓生活质量。只要满足了这几个条件,项目就可以建设运行。

  无锡市政府、锡山区政府和企业一一承诺,但汤红星还不放心,他要求必须用最先进的工艺、最好的设备,并参与承建企业项目建设全过程,包括工艺技术选择、设备采购、环保措施等环节,防止企业在某些环节缩减成本,给项目后期运行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

  最初,村民们对垃圾发电到底好不好,还是存有疑问,汤红星的做法是,向每个有疑问、找他询问的村民一一解释,不欺骗、不回避。

  有一次,300多位村民一起到村委会提出质疑,汤红星请求给他20分钟时间解释,之后有任何问题再提问。“结果,我讲完之后,所有人都非常满意,一个意见没提就回去了。”

  汤红星说,他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住处距离垃圾发电厂很近,与大家处于同一环境下,并且绝不搬家,这是最让村民信服的理由了。

  吸取其他城市类似项目和谐共建的经验,黄土塘村向企业提出补偿条件。不是给每家每户直接的经济补偿,而是让企业出资提升村里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汤红星说,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全面整治,一定要让老百姓看到、感受到环境变得更好了。“我当时想努力打造一个垃圾焚烧项目与村民和谐共建的典范。”

  记者了解到,项目的前期工作一直很顺利。对防护距离内249家居民的拆迁,只用了20天;进行环评意见调查时,249户全部同意。

  面对村民的质疑和恐惧,相关部门敷衍推脱,导致完工90%的锡东垃圾焚烧厂项目功亏一篑

  2011年1月13日,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1#焚烧炉开始投料,调试设备。村民们闻到了刺鼻性气味,看到了黑烟。

  项目公司方给政府部门的书面解释称,由于当时气压、气温较低,一次性投料太多,垃圾不完全燃烧,导致短时间刺激性气味外泄。

  “我们跟企业是有合同的,不能有黑烟、臭味和抛洒遗漏。”黄土塘村村民周立江说,当时没有人提前告知老百姓这是设备调试或试生产。

  “如果提前跟百姓打招呼,哪怕说需要十天半个月的调试期,大家也会理解。”他认为,这是村委会和企业没有做好工作。

  2011年春节过后,事情悄无声息地开始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网络上关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可怕说法比较多。”周立江回忆说,加上调试设备时冒了黑烟,大家越来越担心,村民们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对一些问题给出明确答复。村委会、镇、区政府部门却没有意识到这一诉求有多重要,对此事的处理显得“不很迅速”,“老百姓情绪激动”。

  村民们开始进行有组织的活动。2011年4月1日起,少数村民封堵了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大门,原计划于在这个月完成调试的项目被迫停止建设。

  10天后,锡山区发布《关于无锡锡东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有关问题的几点意见》,做出“在国家权威部门结论性意见出台并得到群众认同之前电厂不再开工”等4项承诺。事件暂时平静下来。

  2011年5月5日,在环境保护部推荐的项目评估专家组到来前一天,一位专家到黄土塘村给村民举行了“垃圾焚烧与公众健康”讲座。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