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男子弃商从善助学20余年 助学团队6年后获登记

2011年10月09日 09:0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男子弃商从善助学20余年助学团队6年后获登记
    10月1日,拿到东莞市民政局关于助学团队的批复,原来愁眉苦脸的坤叔开心不已。苏仕日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坤叔公益团队

  “正名”

  为女儿,献爱心,弃商从善

  早年的坤叔做建材生意,日子过得比较宽裕。坤叔的助学路,始于令他骄傲的女儿,一个有着美妙动听嗓子的女孩。

  1988年,14岁的女儿以一曲《跳街舞》,夺得当年广东业余歌唱大赛冠军,此后又获得央视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荧屏奖”,成为青少年歌迷的偶像,每天收到大量的信件。为了不影响学习,这些信件由坤叔代为回复。

  一次,坤叔收到一个孩子的来信,信中称他因交不起50元学费想辍学。“他只是差50元就没书读,我觉得很可怜。”坤叔说,不经意间,他产生了资助的想法,寄了50元给女儿的小歌迷。

  从此,越来越多的贫困现实,打动着这个老板。1992年,广东吹响希望工程的号角,坤叔自出经费到各地调研,成为希望工程的推动者之一。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慢慢走上弃商从善的路子。

  20多年来,坤叔助学的足迹遍布广东、湖南、广西、四川等贫困地区,团队达到1300多人,资助2600多名穷娃娃,每年资助经费数百万。坤叔自己,也从当年西装革履的老板,变成一个勤俭朴素的慈善者。

  在他1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一面墙摆满金灿灿的荣誉,他所收到的感谢信,已经难以数清。

  17岁的桂华是受助者之一,来自湖南凤凰。2006年的一个晚上,桂华家遭遇一场火灾,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桂华两姐妹无奈面临辍学。就在姐妹俩绝望的时刻,她们遇到了好人坤叔,使上学梦得以延续。桂华说,她们慢慢长大了,以后也要将爱心延续下去。

  “在最艰难的时候拉他一把,而不是偶尔给三五百。”坤叔说,很多孩子的父母之所以贫困,主要是因为吃了没知识的哑巴亏。如果他们的孩子再不读书,就会更加贫穷。

  走慈善路并不容易。20多年来,满怀热情的坤叔,在助学路上,却遭遇了异常的艰辛。

  热心肠,冷现实,坚持不断

  65岁的坤叔,头发花白,皱纹深邃,长期为助学奔波的他,年事渐高。2000年,坤叔患上冠心病;2006年,坤叔不幸中风;今年3月,弥漫性血栓让他难以走动……坤叔助学团队还能坚持多久?助学模式能走多远?巨大的疑问,让这个年迈的老人充满担忧。

  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孩子上学费用越来越大,部分资助者因难以承受而退出。2008年,坤叔探索出一条勤工助学的路子,即与东莞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合作,让学生边读书,边利用假期打工挣钱。但因部分学生出现工作累、逃离学习、辍学等情况,这一模式遭到媒体的质疑。勤工助学的路子不得不暂停。

  由于团队资助的学生大部分在外省,有人对坤叔的助学产生异议。2010年10月,在东莞慈善界一次集会上,有助学组织负责人就表示,东莞有的慈善组织在湖南、广西、江西等地大力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却忽略了本土的需求。每当听到“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话语时,坤叔都觉得特别孤单。“大爱无疆,又何必区分本地外地呢?”

  让坤叔感到艰辛的还在于,扶贫思路和扶贫方式的分歧,也要他与当地政府部门慢慢磨合。“现在随便问一个受助学生是否还在学校读书,都要我自己去学校核对。”坤叔举例说,此前,湖南凤凰县以一个孩子不能重复享受补贴为由,曾规定接受民间资助的孩子不能享受“两免一补”(免书本费、杂费,补助寄宿生活费)政策。2005年,为了帮700多名贫困生申请优惠,坤叔甚至与当地教育部门进行了一场“论战”。

  在种种挫折面前,坤叔还是选择了坚持。“为的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是对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麻木心态的一种无言的抗争。我们的选择,有些人是永远无法理解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