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七旬退休老支书闲不住 一锹一镐铺就“愚公路”

2011年12月07日 04:04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七旬退休老支书闲不住一锹一镐铺就“愚公路”
路已铺成,背已佝偻,但张俊泽仍时常拉着黄土来修补维护。
    这段水泥路面是在张俊泽铺成的土路基础上修建的,他很珍惜,时常来清扫路面。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顺义区李桥镇南青郁的林间,有一条十分平整的土路,村民们都称之为“愚公路”。“愚公路”宽约5米,长近2000米,曲折入村。雪雨之后的道路略显松软,却依旧厚实平坦,路面上能看到碎石子和新鲜的泥土,还有铁锹拍打过的痕迹。道南侧是规则的边沟,涓涓细流正服服帖帖地沿着边沟流向村头。

  远处溪流旁的土路上,一位老人正用双手刨着泥土,把石块填入被雨水冲刷出的泥坑,再铺上干燥的黄土,动作娴熟。冬日的寒风里,老人却冒出汗来,脱掉了棉衣。这位老人就是修筑这条路的“愚公”——张俊泽。

  张俊泽老人今年75岁,上世纪60年代曾担任沙浮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着村民经历了最艰苦的发展时期,现在退休在家。本是颐养天年之时,但老人却闲不住,修起了路来。起初有人闲言闲语,说他“狗拿耗子”,说他是一时脑热,老人的儿女也不理解,好心劝阻、连哄带骗地让他安心休养。老人总会摆手笑笑,“我就是闲不住”。

  说起这条被村民赞誉有加的“愚公”路,老人谦虚地摆摆手,聊起了修路中的小点滴。这条路的一端是葱郁的树林,林中不远处密密匝匝的平房便是村民的生活区,另一端则是大片开阔的田地。这条道路成了村民劳作、外出的必经之路。随着村落人丁兴旺,车马穿梭,原有的老土路难堪重负,两步一坑三步一洼。尤其大雨过后,林中的积水漫道而过,形成一道道沟坎,迫使村民不得不绕道而行。从2007年开始,闲不住的张俊泽每天带上镐头、铁锹,蹬上小三轮来修路,从此这条道路少了坑洼沟壑,多了车痕足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