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宁波一村里宗祠藏着历经400多年的古经卷(图)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6月01日 10:59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俯拍龙宫村
俯拍龙宫村
龙宫村村道
龙宫村村道

  村里宗祠的匾额后 藏着历经400多年的古经卷

  宁海龙宫村至今完好幸存 缘于年轻一代村民自发性保护古村落

  最近,文物保护专家在宁海县深甽镇龙宫村发现了一部保存完好的经卷。来自杭州图书馆、宁波天一阁的古籍专家都对它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还建议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专家们并不知道,这部古经卷流传到至今,全靠龙宫村人400年来的悉心呵护,使它躲过了一次又一次劫难。

  和保护古经卷一样,龙宫村人也一样保护着自己的家园。近年,村里人有钱了,也盖了新房子,但是老村的面貌,却基本上没有改变过。

  寻访

  400多年来村民接力保护古经卷

  需要呵护的还有世代居住的家园

  浙东地区,有着众多的古村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建筑考古专家曾经研究过的古村落,而今已不复存在,或者名存实亡。小小的龙宫村,是如何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得以保全,村民们有着自己的深刻体会。

  目前,龙宫村的文保工作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据深甽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正在为龙宫村进行相应的规划,以便更好地进行保护工作。不过,他们也承认,龙宫村之所以能够从众多遭到破坏的古村落中脱颖而出,除了它因为地方偏远,没有进行开发外,还和当地村民自发性的保护是分不开的。

  村民们对于古村落的保护,并不缘于经济利益,而是在于对乡土文化的认同。

  80岁的陈林科,他家的正堂,悬着光绪年间的牌匾,上书“五代同堂”四个大字。“望着这块匾的时候,我就在想, 这是我们一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象征。如果让我搬去任何地方,我都不愿意。”陈林科说。

  如今的陈林科,儿辈和孙辈都在城里工作。他每天坚持劳动,一亩水稻,一亩菜地,打理得井井有条。他觉得,这就是他全部的生活,而祖辈也是这样过了一生。他会像祖辈一样,陪着这栋老房子,直到老去。

  新一代的龙宫村人,很多出去求学,出去做生意。赚了钱之后,他们也想过翻新自己的老房子,让老村落焕发出新的青春。然而,在外面闯荡过,见过世面的年轻人,回来后愈发觉得古村落的难得和老房子的宝贵。

  “年轻的时候不懂事,觉得楼房肯定比老家的院落好。然而,走南闯北几十年,回来后我才发现,没有一个地方,能让我产生这样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如果把它拆了,造成楼房,我会失去家的感觉。即使房子造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说起为什么当初放弃造新房时,39岁的陈国庆这样答道。

  这种深深种在村民心底深处的对于乡土文化的认同,体现在他们对经卷、老宅、古街的保护上,也体现在他们对传统仪式、节庆的尊重上。只有这种认同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们的古村落才能永远地留下来,成为后代子孙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