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查显示:中国人不敢做好事多因担心被嘲笑质疑

2012年06月01日 13:56 来源:生命时报 参与互动(0)

  国人为何不敢做好事

  社会诚信缺失,担心被嘲笑或被怀疑动机不纯

  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给身怀六甲的孕妇让座……这些看似平常的好人好事,现在似乎越来越少见。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76.1%的人坦言现在社会做好人好事的环境差;68.3%的人表示做好事被嘲笑或质疑的现象较多,直接导致了人们在做好事的时候会“考虑再三”。除了客观因素,专家表示,人们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逐渐淡薄,是好人好事越来越少的真正原因。

  “没有一个人去帮忙,我干嘛要管?”

  5月27日,北京的气温攀升到了34℃。中午时分,364路公交车上挤满了乘客。车刚到达管庄路口北,等车的乘客便一哄而上。“都往里走。”售票员的声音在人群中显得很遥远。排在队伍最后一位抱着婴儿的妇女试图单手将婴儿车提上公交,但因顾及怀中的婴儿,举了两下便放弃了。售票员开始帮她张罗,站在门边的几位小伙子马上将头扭向一边。此时,有乘客大喊:“走不走啊,耽误大家时间。”记者正准备从后门挤到前门帮忙时,前方一位五十岁出头的男乘客挤出人群,帮着妇女将婴儿车抬上了公交车。“搭把手的事,怎么大家都不愿意帮忙呢?”这位男乘客站定后,愤愤地说。下车后,记者询问刚刚在门边站着的小伙子为什么不帮忙,他说:“没有一个人去帮忙,我干嘛要管?”

  在大望路附近做保安工作的小李最近也为做好事犯愁。小李说,他几天前看到一个小偷在偷一个女孩的包,小李见状大喝一声,和小偷扭打到一起。小李和同事将其制服后,准备和被偷的女孩一起将小偷送去派出所,但女孩却早已没了身影。小李说,他并不期待挺身而出能换回一声感谢,但自己挨打,被偷包的人还悄无声息地离开,这让他感觉到“寒心”。“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我可能会考虑一下。”

  年逾古稀的吴爷爷说,以前人和人之间防备没这么多,遇到事情,大家都一起帮忙解决。“十几年前家里的煤气罐,都是好心人帮我扛上楼的。”吴爷爷说,现在再想找人去扛煤气罐,几乎没人会帮他。

  记者随机采访了近20位路人。其中15人表示,如果在路上看见有人遇到困难,不会主动上前询问并提供帮助;如果遇到路人主动求助,12人表示会考虑一下再看;如果自己出现困难,有16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这个结果与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不谋而合。后者对7804人的调查显示,76.1%的人坦言“现在社会做好人好事的环境差”,其中39.1%的人认为“非常差”;68.3%的人表示“做好事被嘲笑或遭质疑的现象较多”,其中20.2%的人表示“非常多”;对于为何不愿做好事,71.0%的人表示“会被怀疑动机不单纯”。

  信任危机背后是道德教育缺失

  上述调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震惊一时的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当小悦悦奄奄一息躺在血泊中长达七分钟时,目睹此事的18名路人却不约而同选择了冷漠以对。这场令人心酸的悲剧背后,是对社会良知和人性道德的拷问。

  信任缺乏是核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和西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杨东均认为,好人好事越来越少,社会诚信的缺失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原因。社会上有不少利用人们善心而设定的骗局,“骗人的”往往给人们的善心笼罩了一层阴影。脆弱的爱心经不起假意的欺骗,诚信的缺失让很多人不愿伸出援手。杨东表示,在经济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化,在冲突中稳固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形成,很多人在透支信任。而一旦对这个社会对他人缺乏信任,一方面,做好事前会顾虑对方会不会给自己添麻烦;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怀疑,难以长久地坚持下去。

  道德教育越来越差。曾有小学生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时,“我不会让梨”的回答引发不小争议。其实,在古代,不管是家庭还是私塾,道德教育都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而如今,素质教育提了很多年,道德教育却一直没受到足够重视。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提醒的是别跟陌生人说话,和老师一样,关注最多的也是成绩的好坏,对于孩子是否有善良、真诚的品质却并不那么在意。从小学到大学,不少所谓的道德教育课都形同虚设。

  典型负面个案影响大。“从总体上看,这个社会并没有糟糕到这种地步。”杨东认为,一些典型个案如小悦悦事件、南京彭宇案等,让人们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觉得做好事越来越难。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认知的偏差,就如同一出空难,很多人就认为飞机特别不安全一样,事实上,因飞机失事造成的死亡比例比因火车或汽车造成的死亡比例小得多。负面的个案事件不能代表国人的心理一片黑暗。

  现代人交往目的性强。夏学銮表示,从社会层面上讲,人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会考虑这件事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如果回报大于付出,可能选择做,如果回报小于付出,可能选择不做。这是社会学中著名的“社会交换理论”。因此,在做好事之前,人们会特别关注别人的评价,如果是负面的,如“很傻、动机不纯”等,就会导致人们不太愿意帮助别人。在一味向钱看的经济转型期,这种表现更为明显。此外,事件发生后责任认定时,我国采用的“有罪推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做好事的积极性,让人觉得做好人好事却得不到保障。

  不过,国内某民间公益组织负责人张先生认为,说做好事成本高,不过是一些人为自己不愿帮助他人找的借口罢了。在他看来,帮助别人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善。

  做好事都应发自内心

  “感情与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人性中的善,稍微一激发就会出来。”杨东说,我们的社会其实并不缺乏爱。信任机制遭到破坏后,还是需要通过扬善来修复。对于不诚信的欺骗行为,需要政府的监管和惩罚。

  把做好事简单化。美国心理学专家索尼娅博士的研究显示,一天做5件好事能使人变得幸福和安宁。一些举手之劳和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让你有意外的回报。

  鼓励榜样和经典的力量。夏学銮表示,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传统的历史教育作用不能忽略,孔融让梨、二十四孝这样的经典文化应该代代传承下去。在道德教育方面,应该更加“朴实化”,比如教育孩子“主动给同学借橡皮”,而不是“长大了要当个英雄”等。媒体也要扬善,多报道真实正面的内容。

  给做好事者多些奖励。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唯分数论依然盛行,不妨学学国外一些好做法,从机制上鼓励人们帮助他人,多做善事。比如新加坡从小学就开始教育孩子要热心帮助他人,直到中学毕业,每周都会有1个小时的美德课。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每个中学生每年至少要参加5小时的社区服务。如果表现特别突出的,还将获得名校的破资格录取。

  此外,从社会层面上讲,著名公益律师、北京瑞风律师事务所李方平则呼吁,社会制度应有所突破,让法律真正能够发挥“惩恶扬善”的功能;让见义勇为的人不用自己去申请“英雄称号”;提升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程度,让弱势群体也能“幼有所养、老有所依”。他说:“社会信任的重建也许很艰难,但值得我们为此付出。”(记者 江大红 王月 陈芸)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