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最美人物改变典型塑造机制 民众广泛参与和选择

2012年06月18日 10: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2012年5月12日,黑龙江佳木斯,张丽莉躺在重症监护室内。哈友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6月5日上午,杭州殡仪馆前聚集了许多人,他们怀着共同的心愿来到这里——送杭州好司机吴斌最后一程。图为哀悼会上的横幅。李晨韵 摄  

  中新网6月18日电 近期,“最美”人物频频见诸报端,其中,尤以哈尔滨的“最美女教师”和杭州的“最美司机”最受关注。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史小今的署名文章称,与过去相比,这两位“最美”人物的发现、肯定与褒奖,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最美”人物都是民众通过网络的渠道广泛参与选择后的结果,不再是宣传部门单方造势,一家独唱。

  过去一段时间,有两位人物的善心义举打动了整个社会的心。哈尔滨女教师张丽莉,在生死关头勇救学生,而自己身负重伤;杭州长途客车司机吴斌,在高速公路上遭飞来铁片重创后,以惊人毅力稳住客车、保障了24位乘客安全。他们的事迹,因网络、媒体等的传播,迅即家喻户晓,成为受到广泛认可与追捧的精神榜样,人们称他们是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

  文章表示,典型人物要得到广泛认可,真正起到感召与鼓舞作用,必须满足几个基本条件,即符合“真、善、美”的特点。

  文章指出,“真”是最基本条件,它要求典型人物及其事迹首先要真实可信,不拔高也不贬低,恰如其分地向群众展示他们的真实面相。过去,受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影响,有些人往往认为英雄人物、典型人物,一定“高、大、全”。殊不知,一味地拔高,脱离人物本来面目,首先伤害的恰恰是典型人物的真实性,而公众是不会认同一个虚假形象的。

  “善”要求典型人物的行为举动符合或高于社会的道德要求,具有道德上的感召力,能够激发普通人的向善之心,起到孟子所说的“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的激励效果。

  而“美”所要求于典型人物的,是他们的表现要满足社会公众的价值审美,能够为公众所欣赏并打动他们的内心。

  文章认为,只有符合了这几个基本条件,典型人物才能站得住脚,经受得住时间与历史检验,也才谈得上通过典型人物推动道德净化、社会向善的作用。过去我们众多成功的典型与最近的这两位“最美”人物,无疑,都是因为满足了“真、善、美”的要求,所以才有这样广泛而深入人心的认可度。这是他们的相同之处。

  文章指出,这次“最美”人物的发现和宣传,与以往相比也确有不同之处:“最美”人物都是民众通过网络的渠道广泛参与选择后的结果,有关部门则顺势而为,迅速对其加以肯定和表彰。换言之,借助网络的力量,我们产生了一种新的典型人物筛选机制。这种机制有几个特点。

  首先,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区别于以往官方单方面主导的机制。此前传统的筛选塑造,是通过体制内力量做层层鉴别,经过逐级肯定后,再在一定范围内做宣传鼓动。其中有时难免有“报喜不报忧”的信息上报逻辑起作用,这个过程容易产生信息失真,以致一些典型人物宣传后,社会公众认可度并不高。而“最美”人物的产生,是网络这一当下中国最开放的舆论场里信息自由选择竞争后的结果。它的产生过程就是无数参与者提供无数信息来源进行甄别选择的过程,一经产生即已获检验,而不是像传统做法一样,先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渠道内考察,宣传后真正的公众检验才开始。因而,以网络为平台的新的典型人物筛选机制,具有以往无法比拟的民意基础。

  其次,网络筛选的典型更具草根性,也即更符合群众的道德要求和价值审美,反映了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普遍的人性光辉,兼具善与美的特点。“最美”人物在义举被广为传颂以前,毫不起眼,默默无闻,仅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并未以“完人”相要求。但普通人、平凡人照样可以展现道德的光辉与人性的魅力,他们感动于我们的恰是这样一种基于普遍人性的善与美,是人格之美。而网络为普遍人性与独立人格的展示和张扬提供了空间,他们是普通大众自己的英雄。

  再次,党委政府在民众广泛参与基础上顺势而为,上下互动,使得典型人物的权威认可与民意相呼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次网络筛选后产生的两位“最美”人物,政府均在第一时间肯定与褒奖,顺应民意的作为使得政府的表彰具有广泛代表性,体现了真正的引导与激励,因而这样的肯定深具权威,得到普遍认可。相较以前党委政府单方面主导的典型人物塑造,在网络参与下,省去了前期大费周章的申报甄别,后期吃力的单方宣传鼓动。在多方参与下,党委政府只要居中引导、顺民意之势而动,就能总成其功。

  文章认为,“最美”人物的宣传,不再是宣传部门单方造势,一家独唱,而是发挥网络等各类型媒体多声部合唱,宣传部门担当引导角色,使得各个部分相得益彰,效果显著。这样的做法,很是符合网络时代的“道”,至少其他方面宣传工作也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编辑:邓永胜】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