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学生支教日记:贫困山区孩子教我勇敢生活

2012年08月02日 19: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大学生支教日记:贫困山区孩子教我勇敢生活
韦亮 摄
韦亮 摄
韦亮 摄

  中新网忻州8月2日电 题:山西大学生支教日记:贫困山区孩子教我抗拒苦楚勇敢生活

  作者 吕玮

  “我们要推开封闭他们内心的窗户。”在这个暑期,山西太原工业学院大一、大二的24名志愿者来到山西神池太平庄中心校,用近10万字日记、调查报告记录下与这些贫困山区孩子在一起的日子。

  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神池的农村,因为贫穷,许多妻子会在孩子很小时候偷偷离开,永不相见。男人孤身带孩子,很常见。随行的山西省心理学者田月明介绍,失去母亲的遭遇让这里的孩子变得沉默、缺少安全感,内心如同所在的家乡一般封闭,自己走不出去,别人进不来。在太平庄小学,这样的孩子有近三分之一。

  今年20岁的志愿者江诗琪是个孤儿,来自贵州。8月1日,她在日记中写道,“他们中有的就像我小时候一样,经常给老师制造麻烦来吸引别人的关注;有的默默地一个人,不与其他孩子甚至是老师沟通;有的特别霸道,想牢牢抓住别人的爱和关心,只要看到你对其他的孩子好就会不开心;有的孩子因为说话带有严重的鼻音和大舌头就不敢说,特别没有自信。”

  作为山西高校首支纯粹由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太原工业学院爱心帮扶队是第五次来到这所小学。从去年11月份起,他们和这里70多个孩子组成“爱心一帮一”,从生活、学业、情感上和这些特殊儿童交流志愿者们都自豪地称自己的帮扶对象为“我的孩子”。分隔两地时,他们之间会每周一次鸿雁传书。见面后,孩子们与志愿者紧紧相拥、寸步不离。

  除了日常的支教课程,这些刚满20岁的学生,穿越青山崎路,走访了近百里外每一个帮扶孩子破碎的家。

  “路越来越烂,石子越来越多,农村的味道越来越浓了,看着崎岖的山路、过往的马车,还有乡间的小毛驴。如果没有那些孩子,这一切该是多么惬意呀,可是正是心里有了那些牵挂,我们无意留恋乡间,只想快点到达孩子们的家。”江诗琪写道。

  “墙的一角看到一个女孩,没有人和她玩。她呆呆的望着天空,夕阳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孤单、薄弱。”志愿者尚军杰第四次来到这里时,一个叫王伟的女孩引起她的关注。

  父母很小的时候就都离开家,王伟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居住在一间昏暗杂乱、厨房兼卧室的土窑洞里。曾经的车祸,使她脑部受过重伤,13岁仍停留在三年级。

  尚军杰说,我知道她有半年没洗过澡,衣服也不会自己洗,头发乱脏脏的,到处随地乱坐,没有养成好习惯,身边的同学不愿意靠近她。

  这个略有洁癖的“90后”城市女生跨越偏见,给王伟梳梳头、洗个澡、洗衣服。“她的衣服很脏,一遍遍的冲洗了7、8次。”现在身边的人看到王伟干净整洁时,总是给予赞许。

  “他们从我们身上能够找到亲人的感觉。”志愿者董华琳说,她和她的“孩子”从2011年11月相识,中间联系从未间断过。再次见离别时,孩子抱着她一起流泪。“孩子”对她表现出一种亲人般的依赖。“我有个和他一般大的弟弟。但我弟弟比他幸福。他们的经历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可以看出,他们真的需要我们。”董华琳说。

  志愿者秦靓慧说:“其实孩子们教会我们更多的是抗拒内心苦楚去勇敢地生活。”(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