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哈尔滨一精神病院成养老院 家属不愿将亲人接回

2013年05月21日 16:37 来源:哈尔滨日报 参与互动(0)

  5月2日,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白鱼泡康复分院院长被20位应该出院、却因家属拒绝接回而无法出院的患者“围堵”。

  “围堵”院长的患者们只有一个要求——出院。这些患者们要求出院的依据是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该法规定: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医疗机构应当同意。

  同时,20位患者还采取了行动——拒食、拒药。

  “围堵”院长

  “没人接”的康复病人想出院

  李明(化名)是这次“围堵”院长的组织者。他在医院里住了三年多,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回到家里,和亲人一起生活。

  三年前被送到市第一专科医院时,李明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总院经过近两个月的急性期治疗后,李明被转入该院的白鱼泡康复分院进行后期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半年左右,李明被告知可以出院了,院方同时也将这个好消息通知了李明的家属。但是,就这样过去了三年时间,家属如期给李明支付住院费用,但却始终拒绝将他接回家中。

  据介绍,在市第一专科医院白鱼泡康复分院的住院患者中,有160多位已经康复的“李明”。他们想回家、该回家,可是却回不去家。

  20位患者的“突发”行动让院方始料不及且难以应付,只好再次与他们的家属逐一沟通。但任凭医护人员磨破了嘴皮子,最后只有两位患者家属答应,先做些“准备”,然后再来接人。另外18位患者家属则明确表示,患者必须住在医院,家属不同意接其回家。

  最后,院方经过一再地劝解、疏通,并分别做工作,承诺给予这些患者一定范围内的自由活动,20位患者才勉强同意恢复进食进药。现在,医院正准备再开辟一块田地,安排这些患者进行农业劳动,希望通过种菜、种花,缓解他们想出院回家的极端情绪。

  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坦言:“依照《精神卫生法》,我们不让患者出院是违法的。但是患者家属把医院当成了患者的‘保险箱’,家属不同意接,我们哪敢让他们出院。今天前脚我们给他们办了出院手续,明天后脚患者家属来找我们要人,医院怎么办?不是等着摊官司吗?其实作为专业医生,我比任何人都希望该出院的患者尽早出院。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该出院的患者占着床位,有的甚至一住就是几年、十几年,导致外面应该住院治疗的患者住不进来。”

  其实,对于这20位“围堵”院长的患者,目前的处理办法只是权宜之计。说不定哪天,他们又不干了,又要求出院,那时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张聪沛很“头大”:“《精神卫生法》没有实施细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

  以院为“家”

  患者最长院龄30年

  住院3年多的李明,在市第一专科医院的“住院龄”远远排不上数。医院有据可查的历史显示,患者住院时间最长的已有30年,而且至今仍住在医院里。

  院长张聪沛对该患者的印象非常深:“她是1983年我刚来医院工作时收治的病人,‘院龄’和我来医院工作时间一样长。她是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当初送她住院的是父母,如今父母都早已不在人世了。现在隔个三五年,她弟弟会来看望一下她,但坚决不肯接她出院。我想,她肯定是要在我们医院里终老了。”

  除了这位30年“院龄”的患者,在市第一专科医院里,一住就是五年十年,家属拒绝接出院的患者不在少数。据了解,白鱼泡康复分院400个床位中,四成被这样的患者“占据”着。总院500个床位,外加200余个加床,如今已住进了700余位患者,其中两成是这种被迫“以院为家”的患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小敏(化名)的故事。

  两年前,奶奶将28岁的小敏送到医院。小敏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很好,不到半年就可以参加手工劳动。手工劳动是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的一种方式,患者在医院里从事手工劳动是有报酬的,常见的手工劳动有糊信封、制作棉签等。不久后,小敏又被安排到医院的小仓买店帮忙,每个月有1000多元收入。在仓买店工作期间,小敏同一位送货男子相恋,并谈婚论嫁。

  可小敏的“身份”是住在专科医院里的病人,虽然已具备出院条件,但家属却称她的父母都已不在世,奶奶年迈无力顾及,拒绝接她出院。

  尽管拒绝小敏出院“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但在家属不同意的情况下,医院却不敢“冒险”:院方无法调查与小敏谈恋爱男子的“底儿”,如果院方同意出院,一旦出事谁负责?医院将要面临的会是一场官司。

  据介绍,尽管新出台的《精神卫生法》规定: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但是目前医院管理方,还是本着“谁送谁接”这条基本原则。

  进出“两难”

  精神病院成了“养老院”

  市精神卫生防治办公室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市重性精神病人发病率为3%。据此计算,哈尔滨有重性精神病人30万左右,其中市区内14万人。而目前在社会上,由公安机关备案,随时有肇事肇祸、暴力行为的重性精神病人为846人。

  目前,我市针对重性精神病人进行治疗的医院只有市第一专科医院、普宁医院、安康医院和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加在一起床位不足3000张。

  一般情况下,医疗机构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程序是,急性期入院治疗一到两个月后,转入康复治疗期,康复一般需要半年左右。在市第一专科医院,急性期治疗一般在总院,进入康复期时转入白鱼泡分院。由于相当一部分该出院却出不了院的患者长期占用病床,导致这种循环受阻。如今总院500个病床,已经住进了700余位患者,还有很多希望入院治疗的患者在门外“排队”等待。市第一专科医院办公室主任介绍,现在医院的病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有有人出院了,才可能有人入住,因为院里所有能加床的地方都加满了床。

  不足3000张的床位,如何收治30万名患者?我市相应的医疗资源如此有限,还被大量患者家属当作重性精神病人的“养老院”来使用。“该出的出不去,该进的进不来”,成为目前我市几家精神类专科医院共同面临的尴尬局面。

  一“接”一“弃”

  折射人心百态

  采访中,记者碰到了来接母亲出院的小陈。小陈的妈妈在医院住了近7个月,14日,医生通知她来接母亲出院,15日一早她就和父亲一起赶到医院。小陈说,其实如果算经济账,让母亲住在医院要比回到家中“省钱”。康复期每个月的住院费只要1000多元,但如果回到家中,她和父亲都要上班,雇一个看护型保姆最少也得2000多元。而且,母亲出院回家后按时服药非常重要,住在医院时,这些事都由医生、护士负责,回到家中,家属就多了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据临床统计,重性精神疾病出院后不用药,3个月复发率为50%,6个月为70%,1年为85%。

  白鱼泡分院院长说:“从小陈这个例子就能看出,为什么这么多患者家属拒绝接患者出院。抛开经济账不说,家里照顾一个重性精神病人,远不如把他放在医院省心。另外,很多人也不愿让邻居或熟人知道自己家里有这样的患者。我们医院有一个已经住了5年多的男患者,今年年初,医务人员再次电话通知他的妻子接他出院时,她直言,儿子已经到了找对象的年龄,如果让别人知道他有个患精神病的父亲,孩子这对象还能找到吗?为了这事,他们还搬了家,说等儿子找到对象结了婚后,她一定来接人。我们以前每次联系她,她都说会尽快来接人,就这样年复一年,一直拖到今天。这次听其要给儿子找对象,三两年内是不可能接患者出院了。像小陈这样能给母亲雇个保姆看护的家属太少了,有很多患者出院后就被家属锁在家里,由于疏于照顾,没能按时服药,很快疾病复发后又被送回医院。”

  新出台的《精神卫生法》第七十八条规定: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遗弃患者,或者有不履行监护职责的其他情形的;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侵害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的;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人身自由的,要依法承担责任。“拒绝接患者回家,接回家后锁在家中限制自由,这些行为严格地讲,都是违反《精神卫生法》的。”张聪沛说。

  一些患者家属认为,相比那些直接将患者遗弃的家属,他们能够将患者送进医院,已经“相当尽责”。一位社会学专家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将患者送进医院后,除了按时交费就不再过问,院方无数遍地通知出院也置之不理,是否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遗弃”?

  《精神卫生法》

  多部门联动才有效

  哈尔滨市精神卫生防治办公室设置在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工作人员由院方派出,负责全市精神卫生的防治工作。据介绍,目前该中心已对全市24471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建卡立档,但这个数字还不及我市重性精神病患者总数的1/10。

  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发现尽管精神卫生知识近几年已得到广泛宣传,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但患者家属的“病耻感”依旧很强。“有时我们明明知道某家某户有位重性精神病患者,希望给他们建立档案,并给予一些治疗康复指导,可就是敲不开门。家属拒绝承认家中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甚至称,如果再来敲门就报警。这种现象在我市每一个社区里都有,不论高档社区还是普通社区,无一例外。”一工作人员说。

  一方面,专科医院人满为患,想进的患者进不来。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原因,不愿就医。一专业医生说,重性精神病人的复发率本来就很高,但直到现在仍有些人宁愿相信“偏方”和“跳大神的”,也不相信现代医术,患者被愚昧家属延误最佳治疗期的病例不胜枚举。

  作为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张聪沛先后7次参与《精神卫生法》的制定。他说,《精神卫生法》不是一部专门为精神卫生专科医生和医院制定的法律,它必须有多部门联动实施才有实效。现在,《精神卫生法》急需实施细则。

  相关链接

  记者了解到,2009年哈尔滨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市重性精神病患病比率为1.63%。当时重性精神病指四种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2011年,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归入重性精神病。2012年,严重精神发育迟滞也纳入重性精神病。目前重性精神病包括上述六种疾病。

  据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最新统计,目前我市重性精神病患病率为3%,全市有这类患者近30万人,其中市区内14万人。

  护士不断开导精神类疾病患者放松心态。

  因床位紧张,有的精神类疾病患者只能在走廊中加床接受药物治疗。(记者 慕海燕 赵亮)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