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侯先光:不断发掘的“化石人生”

2013年05月24日 01: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昆明5月23日电 题:侯先光:不断发掘的“化石人生”

  中新社记者 顾一航

  “7月1日,星期天。在帽天山采到叶虾类化石。”29年前的一个雨夜,35岁的侯先光用蓝色水笔在64开的小日记本上做了这样的记录,这就是后来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发现”的澄江动物化石群第一次出现在人类视野。

  23日,64岁的侯先光作为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人和主要研究者,获得2012年云南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这个客居云南的江苏人近30年的科研得到了云南政府对其“终生成就”的肯定。

  22日,当记者在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见到侯先光时,这位年逾六旬的学者正拿着放大镜仔细研观察一块化石。“澄江动物化石群发现至今已经29年,但关于它的研究一直还在进行”,侯先光说。

  1984年的雨季在侯先光的记忆里历久弥新。接受采访前,侯先光把放在桌上的一个大牛皮纸信封小心翼翼展开,拿出六本颜色发黄的日记本:“我有记日记的习惯。每天的工作用一句简单的话记下来,到老了的时候还能知道年轻的自己在做些什么。”

  也许是因为接受过太多次媒体采访,当回忆起1984年7月1日在澄江帽天山挖出第一块纳罗虫软体化石时的情形,侯先光清楚地记得每一个细节。“那天下着雨,我已经连续4天没有任何收获。早上8点,我和雇来的民工师傅围着帽天山走了一圈后,在西面的一个山坡开始工作。下午两点,我敲开了第一个化石。5分钱币大小的白印子。20分钟后,又发现一个半椭圆大小的白印子,都是以前没被发现的新物种。”

  “如果是现在发现那些化石,可能随手就扔了。可在当时,那种兴奋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让侯先光没想到的是,那天他敲开的第三块化石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一榔头砸下去,大约五六厘米长、一个栩栩如生的化石便映入眼帘。混着雨水,整块石头湿漉漉的,就像虫子在水里面漂。”

  这就是让侯先光“名震天下”的长尾纳罗虫化石。这难得一见的软体组织化石,首次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距今5.3亿年前海洋动物世界的真实面貌,

  而这天发生的一切,在侯先光的日记里只是一句用蓝色水笔写下的简洁话语。

  后来,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被世界科学界称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被认为“对重新认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各动物门类的起源与演化理论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29年来,侯先光关于澄江化石群的研究从未停止。2012年,他在澄江化石中发现了抚仙湖虫的脑部和神经构造,对生命个体脑部及神经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寒武纪化石动物群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发现是瞬间的,发现之后的化石采集、标本研究是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定义的100余新物种,到现在确定的超过200个新物种,新的物种不断被发现,老物种的新构造不断被揭示。澄江化石群的意义在不断被发掘,”侯先光说。

  “要研究的东西还太多。”如今,这位老学者依然每天花大量时间在实验室里研看化石标本,并定期到野外现场指导研究生工作。对侯先光来说,澄江化石研究至死方休。(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