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廉价药停产缺货现象频现 折射药品招标机制问题

2013年05月24日 14:00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这是进口药“赛治”,和国产药“他巴唑”一样,都是治疗甲亢的最基本药物,但是它的价格每盒在33元左右,比国产药物“他巴唑”贵13倍。 记者 张亚楠 摄

  23日,济南漱玉平民大药房内,售货员展示售价和利润都很低的常用药,每瓶价格只有两三元钱甚至五六毛,利润只有几毛钱甚至几分钱。记者 周青先 摄

治甲亢药,厂家几乎全停产 药品招标机制不完善,廉价药越来越难买
  患者跑遍全城却难买一盒治疗甲亢的药物。23日,本报A05版刊发了廉价治甲亢药“甲巯咪唑片”全国缺货的消息,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记者调查发现,甲巯咪唑片缺货的直接原因是众多制药厂家“停产”,根本原因是现有的医疗招标定价机制导致很多“廉价药”生产厂家虽然招标成功,却因赚不到钱不愿生产。而现阶段缺货甚至消失的“廉价药”也远远不止“甲巯咪唑片”……
   医院>>  替代药也限售
  “要是以后没有药了,该咋办啊?”宜女士是济南一名甲亢患者,她跑遍济南的药店都买不到治甲亢的国产药“他巴唑”,只能在大医院拿进口药“赛治”,每盒33元左右。“赛治”比“他巴唑”贵13倍,后者只卖2.5元一瓶。但现在,“赛治”也面临断货危险。
  记者从山东省甲状腺疾病防治中心了解到,最近一名患者在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拿“赛治”,医院也“惜售”,只给了她一盒。因为“他巴唑”缺货,5月后省甲状腺疾病防治中心只能给新发病例使用替代药“丙硫氧嘧啶”。由于担心丙硫氧嘧啶也会缺货,他们只敢给每名患者一盒。
  山东省甲状腺疾病防治中心副主任马玉琴说,口服药物治疗目前仍是一般或者初期甲亢病人的首选,目前主要有两种药: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而“他巴唑”和“赛治”的通用名都是甲巯咪唑。对于一些患者,这两种药物不能互相替代,因为有人会对其中某种药物过敏。临床实验表明,大多数患者服用甲巯咪唑要比丙硫氧嘧啶效果好。
  “甲巯咪唑是现在治疗甲亢的首选药和最基本的药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施秉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种药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出现。
  “这么多年的老药了,一直在用,肯定有它的优点。”山东省甲状腺疾病防治中心主任骆效宏说,甲巯咪唑片除了可以用作各类型甲亢术前准备用药,也可以用于放射碘治疗后间歇期用药。“一般患者都要吃一年以上,两三年持续使用的患者很多。无药意味着患者不得不冒着风险换药或者使用其他治疗方式。”
  据统计,我国甲亢患者超过1500万,甲亢的防治工作正面临严峻挑战,尤以中青年女性患病人数最多。
原料药厂>> 获批4家企业,3家已经停产
  23日,华润山东医药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的“甲巯咪唑片”,他们现在都没货,什么时候到货“也不清楚”。
  记者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查询到国产“甲巯咪唑片”的13家生产厂家,除了3家电话无法接通外,剩余10家制药企业口径出奇地一致:“停产,不生产了”。
  “你不用打了,现在这些药厂都停产了。”记者尝试联系另外3家时,之前一家药品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这10家停产的企业中包括山东境内一家企业“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和山东省基本药物中标企业之一“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
  记者追问原因,厂家的答复大同小异:“没有原料、原料紧缺。”
  追问原料药厂,他们以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过期或者环保不达标为由无法生产。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记者看到获得甲巯咪唑原料药批准文号的厂家有4家,其中3家在北京。 
  记者联系到其中一家北京北卫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名销售经理说,他们已经一年多没生产甲巯咪唑原料。而且拥有批准文号的北京市另外两家原料药厂家也不再生产。“我们三家不生产的话,估计市场上没有货了。”
  这位经理告诉记者,北京市严格限制环境污染企业,这几家生产企业虽然都通过了GMP认证,但因为污染严重不允许生产。那么为何不通过污染净化措施减少污染、实现生产?这位经理称,因为没有利润,市场需求量也不是很大,厂家不愿意生产。 
  山东省药监局一位工作人员称,原料药厂如果要生产,确实需要取得生产许可和GMP认证,GMP认证审核严格,需要投入资金对厂房设施、企业人员、生产环境、卫生状况、物料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造提升。而如果原料药厂觉得经济上“不划算”,5年认证期满后可能就不再申请GMP认证。
  记者在网上咨询一些化工企业甲巯咪唑价格时,很多厂家都说一年来原材料上涨明显,每公斤涨幅300元左右。即使企业取得GMP认证,企业生产多少或者“一片”都不生产也是企业行为,外人很难干涉。“生产这种药不经济。”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的话说出了停产的真实原因。

业内人士>>  低价中标却不生产,仅被通报批评
  采访中,很多医务工作者都提到了现有的招标机制不完善,导致廉价药生产成本高、利润低,甚至出现价格倒挂,中标厂家生产不积极以致“主动停产”。
  2009年8月,为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我国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基本药物省级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然而招标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后,一些廉价老药一旦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很快就消失了。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山东营销中心经理黄海文说,基本药物招标制度下,出现超低价中标的情况。厂家为了追求市场份额,严重压缩利润,在中药原材料价格上升的时候,有些中药厂家甚至是卖一瓶亏一瓶。
  这样,有些超低药价难以保证药品质量,最终伤害了患者利益。同时,因为劣币驱逐良币,质高价廉的产品被迫离开市场。如果质量不变,中标厂家往往会减少生产,只配送给大医院等重要客户,导致市面上出现缺货、断货,导致“中标死”。一些基层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经常缺货,也是这个原因。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对于中标企业不履行中标协议的处罚,一般仅限于“通报批评”等,导致一些低价中标的企业“抢占市场、完成布局”后又不再生产。
  “不能因为廉价药不挣钱,就不关心它。这些廉价药更需要政府扶持。”施秉银说,国产药“他巴唑”和进口药“赛治”其实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他巴唑”停产后,进口药“赛治”因为进口份额的原因不可能短时间“填补”,这对患者和临床医生都不是好消息。
  施秉银认为,物价上涨,药价该上涨也要上涨,尤其是一些廉价药,如果因为“压药价”而导致廉价的好药停产消失,那么也是不符合改革初衷的,需要政府调控。(记者 吴金彪 张亚楠)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