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乡看门人热心换信任 数十业主留下家门备用钥匙

2013年06月13日 09:1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居民外出,就把钥匙放在兰恩林这里掌管。唐建摄

  通州后南仓小区甲9号院,只有一栋老楼,住着36户居民。楼对面不足20米,是间小传达室,看门护院的是一对老夫妻。

  传达室的墙上挂着一排钥匙,墙边旧办公桌抽屉里,满满地也是钥匙,十字形的防盗门钥匙、扁平的柜门钥匙、机动车的遥控钥匙……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钥匙的主人,是楼里的住户们。这里的家家户户,竟然都放心地把钥匙交给传达室的老夫妻看管!更奇的是,这对老夫妻还不是知根知底的本地人,而是到岗不足6年的外乡客。

  外乡来的看门人

  兰恩林今年58岁,老家辽宁盘锦,年轻时在大连当了4年汽车兵,1977年复员后,一直在当地运输公司工作。2006年,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全成了设计师,在北京找了工作,兰恩林跟老伴王淑清一合计,决定举家迁到北京跟儿子聚齐儿。传奇的剧情,就打这儿开始了。

  初到北京,老两口和二儿子租住在通州葛布店。儿子孝顺,生活费、房租全包,可老两口不乐意闲着。通州人力资源市场就在离家不远的车站路,兰恩林和老伴三天两头往那儿跑,虽然年纪比别的应聘者都大,可老两口厚道,干活不惜力,而且责任心强。很快,他们进了中德普净物业公司,在运河广场做起了保洁员。

  蓝天、碧水、红花、绿柳,每天干完活,老两口总喜欢站在河畔看看这养眼的景色。打心眼儿里,他们已爱上了大运河,爱上了通州,爱上了北京。

  转过年来,两个儿子岗位调动,纷纷南下去了上海、杭州。一来孩子事业未稳,老两口不愿去添乱;二来物业公司已把二人视为骨干,老两口有了成就感,更把这里当成了家,于是便留了下来。

  退掉楼房,两口子在后南仓小区找了间便宜的平房租住。此时,在旁边的甲9号院,居民们正与传达室值班员闹得不可开交。这位值班员也是个东北人,跟楼里居民没处好,一来二去,居民联名要求换人。

  这活儿相当于灭火,谁也不愿接。公司想到了兰恩林夫妇,干活没的挑,而且就在附近租住,再合适不过了。

  临危受命,夫妇俩没多想,满口应承下来。面对陌生环境和居民们的不信任,老两口没急没恼,当着各位居民代表的面撂下句话:“既然来了,就给个机会试试看,一礼拜时间,觉着不行,我们卷铺盖卷儿就走,一分钱不拿。”

  热心换信任

  打那天起,不足30平方米的传达室,就成了夫妇俩的新家。

  到岗第一天,院里积攒多时的垃圾就被全部清除。第二天,脏乱的自行车棚变得干净整洁。第三天,门口的边角废地种上了花草……居民们开始对这对新来的看门人刮目相看。

  第12天,发生了一件事——

  那是2007年9月12日,将近午夜零点,半梦半醒间,兰恩林听到有人开了院子的铁栅栏门出去,却没有锁门。

  按照规定,他值班时间是早上5点半到晚上11点,午夜的事情大可不管。但责任心还是让他起身披衣出屋,关好院门。就在这时,他猛然瞥见2单元2层的厨房失火了,蓝色的电火花劈啪作响,眼看火势就要往楼上蹿。

  兰恩林三步并作两步回屋摇醒老伴儿,“快叫火警!”自己则转身冲向了着火的楼层。楼道里已然有了焦糊味。他辨出失火户,使劲砸门,没人应答。

  兰恩林赶紧叫醒周围的住户,指挥大伙儿下楼,自己留在楼上继续敲门。这时消防员接警赶到,破门灭了火。

  经过这件事,大伙儿再遇见兰恩林,都冲他竖大拇指。

  转过年的春天,又发生了一件事。

  又是半夜十二点,兰恩林正睡着,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兰师傅,您快过来一下吧!我老伴摔晕过去了,我扶不动!”电话那头是131室的老人,声音颤抖。兰恩林二话不说,一路小跑到了她家。

  原来,80岁的安大爷起夜,摔倒在厕所里。“打120,快!”兰恩林说着将老人抱起,放在客厅的垫子上,掐人中、抚胸口……一阵忙活。

  幸亏处理及时,没什么大碍,等老人的儿子匆匆赶来,急救车已载上老父亲开走了。车上跟着的,还是兰恩林。

  这之后,兰恩林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拿粗碳笔用大号字写在纸条上,分发给了楼里12户老人。“只要有事,不管多晚,找我。”

  过了不久,楼里一位老人夜晚突发急症,溘然长逝,女儿曹淑君哭得像个泪人,乱了方寸,是兰恩林帮着联系殡仪馆,料理后事,最后还是他给老人穿上了寿衣。

  这桩桩件件,让全楼住户越来越认可了这对新来的看门老夫妇。

  全院的“大管家”

  2010年春一个早晨,住户董大方急匆匆去上班,临出院,大步跨进传达室:“叔,孩子上学没带家钥匙,您受累,下学回来您给他。”说着把钥匙往桌上一扔,转身就走。

  兰恩林闻言愣了,半晌没反应过来。老伴追出屋去喊:“大方,你信得过我啊?”“您我还信不过?”回声已远了。

  第一次攥着别人家的钥匙,攥着这一份烫手的信任,兰恩林忐忑不安,直到亲手交出去,一块石头方才落了地。

  不想,第二天,122室的李立又找上门来了,他要陪爱人回南方住上一个月,可家里养的绿萝、金鱼,离了人照看不行,小两口又找不到亲戚可托付,兰恩林成了最佳人选。

  重托不敢负。兰恩林隔三差五进家帮着喂鱼浇花,临出门还把地拖干净,生怕给人家踩脏了。

  一传十,十传百,不久,这事大伙儿都知道了。这下兰恩林更忙了。

  前年,252室的新婚夫妇吴昊、李楠装修新房,约了工人来装家具,可两人都是教师,请不了假,就把家门钥匙给了兰恩林,还托他给家具把把关。

  兰恩林比自家的活儿还上心,自带卷尺,又量又比,还记下厂家地址、联系电话,生怕万一不满意找不到人。

  院里的老楼要进行改造,少不了入户操作、挪车腾地儿,家中没人怎么办?居民们干脆把自家的门钥匙、汽车车钥匙统统放在了传达室。院里一共15辆车,每辆汽车兰恩林都帮着挪过。

  352室的张秋生不仅寄存钥匙,还拜托兰恩林在自家改造安新窗户时给拿主意。他说:“东西能过兰师傅这关,我就一百个放心了。”

  兰恩林渐渐成了全院的“大管家”。居民自行车坏了,他有手艺免费给修;谁家锁头、门轴不好使了,他准备了稠稀不一的三种机油,对症下药;代买灯泡、油盐酱醋,兰师傅连同收据一并给人家;每到天冷的时候,兰恩林就让老伴儿缝个长棉垫,铺在楼下条椅上,居民坐下去不觉凉……

  “兰师傅不能走!”

  兰恩林夫妇和9号院居民们,处得越来越跟一家人似的。忽然,去年9月,公司一纸调令,想把他跟帅府园小区的值班员对调。原来,那里的值班员跟居民闹僵了,兰恩林又要被派去“救火”。

  当时,他手里还剩有居民交的公共设施维修费,百八十块钱虽然不多,但离任前必须交代清楚。兰恩林找到楼长陈焕如,把钱和维修账目一笔笔全交到他手上。没等说完,陈焕如察觉出了不对头。“老兰,你要走?”

  这一问把兰恩林噎住了,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只好沉默着。

  “你可不能走!”平时和颜悦色的陈焕如,调门儿提高了八度。他扭头就去找物业公司,问清了来龙去脉,回来就召集居民代表开会,商量挽留之策。

  董大方来了,曹淑君来了,80多岁高龄的刘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也来了……扶老携幼,大伙儿排着队去了居委会。

  居委会没见过这样的阵势,立刻联系物业公司,公司更没料到会有这么大动静,调任的事赶紧作罢。

  兰恩林留下了。打心里他也舍不得9号院的居民们。今年春节,大儿子从上海打来电话,要接老两口去上海享福,兰恩林跟老伴儿回绝了。今年“五一”,二儿子从杭州又打来电话,也是想接二老过去,二人还是没答应。

  为啥?面对记者的询问,兰恩林拍拍胸口,只说:“这儿,有份亲情。”这两年,院子里甚至有不少老人家跟他提亲,介绍自己的孙女、外孙女给他的两个儿子认识,这样他们就能安心在北京呆下来了。虽然好事未成,但这份情谊深深留在了兰恩林夫妇心里。

  如今,夫妇俩每天仍然在9号院里忙碌着。一段真情的传奇,仍在这里延续……(记者 巩峥 李祥)

【编辑:朱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