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万变不离其“粽” 媒体:端午游能否多些传统文化

2013年06月13日 09:35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6月10日,济南火车站发送游客7.2万人次,突破往年端午期间最高记录。由于恰逢高考结束,端午小长假首日,即迎来出游高峰。

  在省城一家媒体工作的杨女士就是出行大军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她原本期望在玩乐之余为孩子增加点传统知识,参加一些和端午主题相关的特色活动。咨询之后却大失所望,万变不离其“粽”,无奈之下才选择了一条常规海滨游线路。

  11日上午,记者在济南火车站随机采访时了解到,对于和端午相关的典故和节庆传统,人们能罗列出的仅限于赛龙舟、吃粽子、门前插艾叶、艾叶煮鸡蛋等传统,但一些游客也表示,同“五一”假期相比,端午更能带来一种庄严的氛围,如果能赋予这一节日更多新鲜元素,他们很乐意参与其中。

  记者调查发现,游客的这种需求尚未引起旅行社及景区的足够重视。端午期间的团客出游路线,省内仍以日照、威海、青岛等海滨游为主,省外人气较旺的地区则集中在华东,多家旅社表示并未制定专门凸显端午主题的特色游览路线。

  景区方面,我省各著名景区推出了一系列精彩活动,方特欢乐世界以“高考减压季、端午狂欢游”为主题,推出炫舞开场秀和卡通情景剧,青岛海底世界增加了表演场次并增设了海洋主题展览,济南水帘峡景区针对自驾游客推出了每购满三张成人票获赠50元加油券的活动,也有诸如济南大明湖、九如山景区、蒙山景区推出的现场包粽子、送粽子、民俗表演等活动。

  上述活动反响虽然不错,但从旅社到景区未能摆脱假日促销的固定思维,“一只粽子包打天下”的局面还没有改变,端午节能为旅游市场带来的价值也远没有被挖掘出来。有旅行社人士指出,通常而言,有着特定主题的节日很容易引起游客的情感共鸣,自然也就成为各旅游企业在宣传、营销方面大显身手的好机会,这在情人节、圣诞节等国外节日体现得尤其明显。但诸如端午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光靠节日本身的文化特色似乎很难让游客“买账”,旅游企业也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的产品开发方向。

  山东大学教授、民俗学博士张士闪向记者提起这两天的一则见闻:早晨在自家附近的马路边遇见一位小伙子推着一车艾蒿叫卖,前来观看购买的市民还真不少。在他看来,在民间,尤其是老一辈人,对于端午节的各项习俗还是非常留恋的。南方能有赛龙舟、穿汉服、扎花灯等多样又深入人心的端午节庆活动,部分原因是整个地区对于端午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是旅游企业进行市场开发的基础。张士闪认为,省内旅游企业尤其是旅社开发端午市场,不妨先将老年人作为主要群体来有针对性地研发相关端午主题旅游产品。因为这一群体本身对端午习俗比较熟悉,较年轻人偏好自助游,老年人更爱结伴跟团出游,消费能力也呈上升趋势。

  张士闪表示,不仅是在南方地区,山东各地本身已有相当丰富的端午元素可供采撷运用。一些地区有在小孩子手脚腕拴上五彩“禄寿线”的习俗,临清、临朐、滕州等地区有给七岁以下男孩戴“符”、女孩戴石榴花或是香布袋驱瘟避邪的习惯,还有许多地方有采集车前子、小麦苗、蒜头、龙船花等留作药用或制作饰品的习俗,如能将这些元素应用到旅游线路设计和旅游产品开发中,相信从省内游客尤其是城市游客乃至境外游客都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编辑:朱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