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被绑女子浑身是血从纸箱爬出 网传案件实为拍电影

2013年06月13日 16:26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被绑女子浑身是血,从纸箱爬出,传为血案,实是拍电影。

  网传新“碰瓷”手法,警方与上传者联系,却无回应。

  连续不断的网络谣言已经让市公安局“平安北京”微博的工作人员们难以统计发生的具体次数了。从“晚上6点全市启动高清探头拍违章”、“孩子在家乐福被拐走,找到时已被剃发换衣”,到“西城城管殴打卖鸭蛋的小贩”、“上门推销香皂闻一下就神志不清”……细节日益丰满,如非业内人士,确实真假莫辨。

  记者采访的部分专家认为,面对日益泛滥的谣传,短期内可以有针对性的、以详尽事实进行辟谣,而从长期看,辟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起顺畅高效、具备强大公信力的官方“发声”机制,以公开、全面、快速的信息发布体系占领舆论阵地。

  谣言写的愈发像新闻

  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最早的一次辟谣出现在2010年12月15日。微博管理团队负责人赵峰科长回忆说:“当时微博上收到一个消息,说如果驾驶汽车时,有鸡蛋砸在风挡玻璃上,千万不要启动喷水功能和开动雨刷,否则鸡蛋清和玻璃水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白雾,阻挡视线高达92.5%,迫使司机停车,违法分子可能趁机作案。”

  警官们做了一个试验,并用摄像机记录下来。视频中,民警严格按照网帖所说,将鸡蛋近距离砸向前风挡玻璃,然后喷玻璃水开雨刷,结果很快就干净了。视频上网后,谣言不攻自破。

  赵峰说,对那些最有可能引发社会恐慌的“发生某类刑事案件”的谣传,微博团队会和110报警台以及涉及到的相关职能部门沟通,确定有无相关报警和求助,获得权威信息后再发布。哪怕一眼就能看出漏洞,这套程序也必须走完。

  “平安北京”开通的几年来,团队工作人员们普遍感觉,谣传的各种细节日益丰满,仿真能力逐渐增强。“最明显的特点是,标题、导语从无到有,新闻里的几大要素由虚到实。以前的谣传,上来就是一段话,现在总会增加一句有点像标题的话:警方特别提醒,或是紧急危险通知。而谣传中所称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前是‘近期’、‘广东省、湖北省’,现在都是‘昨天下午5点’、‘平谷区乐园小区’等等,有具体明确的指向。‘北京一超市’和‘望京家乐福’一比,哪个更像真的?”

  拍电影成了恐怖案件

  在确定是谣传后,“平安北京”也曾联系过部分参与转发的网友。很多人说,转发只是出于好心,希望公众提高警惕,免于受害。这一点在“家乐福拐小孩”、“地铁站口年轻女子被人冒充男友强掳”等涉及社会治安、刑事犯罪的谣传中体现得最明显。在这些谣传当中,从来不会出现准确的消息源,每个人都说“不是我原创”。

  4月底,北京出现“停车场自家车子前放着个奇怪箱子,是新型碰瓷”的消息,“平安北京”找到了消息源头,发私信联系,却始终未获回应。

  赵峰说,其实稍微留意,就能察觉谣传当中的破绽。“家乐福超市里拐小孩,消息里说找到的时候已经剃了头换了衣服,只要仔细想一下就会有疑问:谁拐了孩子不是马上就跑,怎么会带到厕所里剃头?理发师给孩子剃头都费劲,让一个陌生人给孩子剃头,动静得多大?暴露的风险得多大?”

  去年12月30日,有微博上发了两张图片:三里屯酒吧街,一女孩衣衫单薄、手被绑,全身是血从纸箱里爬出来,场面相当恐怖。看到这个微博后,“平安北京”值班人员凭工作经验马上察觉其中有诈:这般惊悚的场面不是等闲能够见到,如果是真的,网上绝不可能只有两张照片。但为了谨慎起见,还是立即通知了当地派出所。果然,民警到场后马上发现,不过是拍电影。“平安北京”公布实情后,网友们纷纷跟帖说:想红也不能这么没底线!

  谣言形成有多种原因

  高考期间,两条招领准考证的微博被广泛转发,内容是捡到一张准考证,姓名、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一应俱全,希望丢失者速联系,并附有电话。这种谣言并非原创。芦山地震期间,也有类似微博,称某人父亲重伤,希望某人速与家里联系,同样附有电话。

  欣荣恒运心理咨询公司咨询师胡海波说,这一类损人不利己的谣言的始作俑者,心态最不好琢磨——除了浪费公众热情,让参与转发的人事后感到受愚弄,它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最普通的一种猜测是,这是一些人在‘经营微博’,增加粉丝数;或者是搞恶作剧。”胡海波说,对于一些涉及到治安、交通执法或者某种公共安全的谣言,有可能会与“始作俑者”的生活或工作有某些联系:“前年日本地震,中国抢盐。像我学的心理学专业,我都没能力把核电站泄漏——海水污染——中国食盐受威胁联系起来。最早提出这个想法的人,可能也只是像周围人显示一下自己的知识,结果越传越离谱,最后把笑谈当成了事实传播了出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二平研究员说,中科院心理所曾经对谣言的传播进行过非常细致的调查分析。如果在战争或国际政治尖锐角力时期,故意制造出来的谣言可以成为国家之间相互打击的武器。但现在真正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绝大多数都是无意中制造出来的。即使追到了源头,对正本清源、恢复社会信任也不会有太大作用。

  “某甲说‘我估计这个事可能是……’某乙传话‘这个事应该是……’某丙再传话‘某年月日,某地发生的事情是……’如果追源头,应该追到某甲,可是能用刑法或治安管理法来处罚他吗?”王二平说,谣言必须得到重视,因为它很可能在社会群体性行为中起到动员、催化的作用。但最值得重视的是在谣言初起的传播期以公开、全面、有力、符合传播规律的信息发布工作击破谣言,而不是事后追查源头。

  辟谣时不能遮遮掩掩

  和这些只在网上流传,社会影响相对较小的谣言相比,在爆发某个突发事件,公众极端关注时,谣言更容易瞬间爆发,并且极具破坏力。

  王二平说,社会心理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对于不确定性的焦虑。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所有人在交流中都会加入自己的猜测,推论。不能说在这个初始发动的时候有什么恶意,一定是带有主观的‘唯恐天下不乱’的想法,但是在推论的时候很可能会提及根本没有亲眼见过,也没有证据的臆断。而这个臆断在随后的传播中,就会被当做一个没有权威来源,但众口相传的“事实”。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传播者都会对传播的内容做出“合理化补充”,将原本信息中自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删改,常见的心态是“这一点好像不太合理,它其实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曾对外地一个女孩投河自杀的事情进行过深入调查。仅在事件发生地,就流传三个版本。传播越久,版本越多。而传播中的‘歧变’,主要集中在人物的身份、关系、动机这三个方面。”王二平认为,尽管古语说“谣言止于智者”,但现实是不可能一夜之间让全体国人全变成智者,官方能做到的应当是“谣言止于公开、止于透明”。

  “有的引发了重大事件的谣言,官方辟谣的时候,对于公众最关心的核心事实遮遮掩掩,结果越辟谣,相信民间说法的人就越多。官方对此往往解释说,‘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所有的信息,我们说的话都得有根据’,但是,官方完全也可以逐步地发布、不间断地发布进程性的消息,让公众不断地从权威渠道了解信息。只要了解了‘不确定性’到底是什么,谣言的基础就丧失了。”王二平说。

  三大类谣言流传最频

  记者统计了两年之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反复出现的谣传,发现常见的主要有三大类:

  社会治安型

  典型案例——路上有人推销铁观音(或上门推销香皂),闻一下就神志不清,遭到抢劫;女孩走出地铁站口,被陌生男子大声呵斥“为什么不回家”,旁边有人帮腔说“小两口吵架”,结果女孩在众目睽睽下被强掳上车,无人干涉。

  这类谣传容易造成社会恐慌,但好的一面是,也许能提高部分公民的防范意识。

  交通执法型

  典型案例——今晚6点全市启动高清探头拍违法,只要酒驾就刑拘;用特定的程序语言遮挡机动车号牌,电子眼拍摄后,程序会破坏警方的数据库。

  此类谣传没什么大的危害,可能会使部分人更关注交通法。若说稍有点问题,也可能会让人们对交管执法的方式有些质疑。

  恶意捣乱型

  典型案例——捡到粗心学生的高考准考证:白娅倩、考点市一中、考场013、座号11、准考证号204101311。

  此类谣传带来的最大恶果是,使社会的善心因屡被愚弄而变成警惕,以至于面对真该帮助的人时,却退异为怀疑、踯躅不前。

  本报记者 安然

【编辑:朱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