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辽宁中部南侵风沙止步康平辽蒙阻沙带

2013年06月13日 17:36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康平人,可真苦;风沙大,全身土;盐碱地,不长苗;满山头,光秃秃……”这是过去人们形容康平县脆弱生态环境的一段顺口溜。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康平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打响了生态环境治理保卫战,并取得了显著成果。6月12日,记者从康平县政府获悉,肆虐多年的22个大风口中的最后一个——王平房村风口已被浩瀚的松涛林海牢牢“堵住”。由此,全长128.9公里、宽3公里的辽蒙阻沙带犹如一条蜿蜒的“绿带”挡住南侵的风沙,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平添了一道“绿色屏障”。

  风沙肆虐是康平县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元凶。康平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属于半干旱与半湿润两种气候、森林与草原两种植被、农业与牧业两种生产方式的生态交错带上,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历史上这里一直是重风沙危害地区之一,恶劣的生态环境威胁着沈阳乃至全省人民的生产生活。

  近年来,在省及沈阳市的大力扶持下,康平县在我省与内蒙古自治区边界建设了一条长128.9公里、宽3公里的防风阻沙带,全面承担起全省抵御风沙第一道防线的重任,有效阻挡了科尔沁沙地的南侵。防风阻沙带不仅使这里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也为沈阳及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生态安全构筑了一道 “绿色屏障”。

  生态环境治理让康平百姓品尝到了甜头。已经是国家级生态县的康平县,因地制宜重点实施风沙治理、荒漠化土地防治、环境生态等五大工程建设,农民过上了舒心、惬意的日子。小城子镇小城子村肖家组过去是全县有名的“大风口”,每年播种的苞米种子有四成被大风刮走,农民人均年收入仅有几百元。自打锁住风沙后,肖家组建起了辽北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每年成交黄牛上万头,村民还在林下种植了大扁杏、李子等经济林作物。村党支部书记钱贵平对记者说:“现在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是生态环境治理让咱们过上了好日子。 ”-记者朱勤报道

【编辑:贾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