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将保证一定比例生态补偿经费直接落实到村

2013年06月20日 13:0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广州市副市长谢晓丹在带队考察台北垃圾分类3天后,于前天晚上召开座谈会,与考察团成员交流考察成果。会上,谢晓丹表示台北在垃圾焚烧厂建设的生态补偿等很多方面的经验做法值得广州学习,并透露,广州将重新思考实施近一年的生态补偿机制,将保证一定比例的生态补偿经费直接落实到村。

  昨日是广州资源环保考察团在台北考察的最后一日。前夜,广州市副市长谢晓丹深夜召开座谈会,交流前3日的考察成果。在座谈会上,谢晓丹透露,广州将重新思考实施近一年的生态补偿机制。谈到垃圾分类的立法问题,谢晓丹表示,要立法推动垃圾费由定额收费向定量收费转变。

  7座焚烧厂产能“不会超量”

  18日深夜11点,刚刚考察完台北垃圾处理情况的广州资源环保考察团即召开座谈会。会上,市城管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市固废处理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成员、媒体记者等纷纷表达考察心得,并就如何做好广州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出建议。

  其中,焚烧厂建设成为座谈会讨论焦点之一。咨监委成员谢建安就表示,在台考察数日,他仍然觉得广州制定的“先分类、回收、减量,后无害化焚烧、填埋、生化处理”的技术路线是非常科学的,要加快上马垃圾焚烧厂。

  不过,焚烧厂的建设规划一度受到了部分民众的质疑。在去年广州通过新一轮焚烧厂建设计划之后,有市民就认为,建这么多焚烧厂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并建议放缓焚烧厂的建设步伐。

  “焚烧量的设计要考虑长远,而且人口的多少也与焚烧量有关。我们定新建、在建的7座焚烧厂不会超量。”谢晓丹在座谈会上对此作出回应,广州正有许多地方处于开发之中,包括南沙、增城、从化、花都等。

  谢晓丹说,“而且从台北的经验看,如果越往后建焚烧厂,市民的斗争也越激烈,因此我们要早规划,早点让焚烧厂落地,这对子孙后代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生态补偿要真正给村民

  事实上,焚烧厂作为一种邻避设施,往往容易引起周边民众的反对。而台北在应对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生态补偿机制。

  会上,有记者在谈到台北经验时也建议,要特别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向台北北投垃圾焚烧厂学习,将生态补偿费真正落实到社区,建设相关回馈设施。

  据了解,去年5月1日,广州市开始实施《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区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将垃圾运到李坑、兴丰终端处理设施处理的区,均要向设有垃圾焚烧厂的白云区缴纳生态补偿费。谢晓丹透露,到去年底,白云区已收到生态补偿费超过1亿元。

  谢晓丹表示,北投焚烧厂将回馈金直接发给里,但是广州的生态补偿费要经过区镇两级,最后才能到村。“未来我们要保证有一定的比例(生态补偿金)直接给到村里面,真正给村民。”谢晓丹称,“广州生态补偿费办法试行已有一年时间,未来我们要重新思考。”

  城中村也要试点垃圾分类

  “立法方面最头疼”,谢晓丹在提到垃圾分类相关立法时如是表示。他指出,垃圾分类立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如何收垃圾费,是定额收费还是定量收费。“广州现在实行的是定额收费,但这不是潮流和方向,对鼓励源头减量是没有好处的。”谢晓丹说,按量收费可以推动源头减量,“但要取得大家的共识,监督要到位,还要找不同类型的社区进行试点。”

  广州拥有数量众多的城中村,也被称为广州垃圾分类的重难点地区。谢晓丹认为,城中村的垃圾分类是一项大工程,要综合考虑,尤其要做好流动人口的垃圾分类工作。谢晓丹表示,今后要选取一些城中村试点垃圾分类。

  座谈会最后,谢晓丹强调,垃圾分类不是市城管委一家的事情,也不是靠分管领导就能解决的事情。“垃圾分类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价值观的改变,政府强力推行,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市民习惯的养成。”谢晓丹说,“广州的垃圾分类才刚起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特派记者/黄少宏)

  ◎增城

  焚烧厂周边村庄 可减免垃圾处理费

  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投资建设框架协议本月签订,该电厂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记者昨日从增城获悉,《建立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项目周边受益机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出炉,提出将建立周边群众医保优惠、垃圾处理费用减免等长期性政策。

  据介绍,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项目首期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年处理量为73万吨(仅处理增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垃圾);同时,配套建设处理规模为200吨/日的增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各镇街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压缩及后续转运系统。项目拟建厂址为增城市仙村镇碧潭村西南部五叠岭废弃采石场,首期用地约为13.3万平方米(约200亩)。项目拟采用炉排炉焚烧发电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计划于2013年底开工建设。结合首期建设运营情况,组织开展第二期建设。

  方案提出,将以“项目落户、周边受益(即让项目周边的村民受益、让项目周边的村受益、让项目所在的镇受益)”的理念,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同支持、共同让利,使群众获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好处,并建立周边群众医保优惠、垃圾处理费用减免等长期性政策。

  方案还提出,将参照其他项目建设的做法,结合本项目的特殊性,在征地补偿和社保保障、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周边群众合作医疗补贴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和财政支持。而企业除利润让利外,配套建设康体设施对村民开放,在环保教育、助学、长者关爱等方面,每年给予周边特定人群实惠。

  方案称,将指导建设单位做好环境管理评估工作,加大对项目周边区域环境质量的监测,逐步解决群众关心的东江北干流水质监测和东江周边环境污染问题。 (记者/郑佳欣)

【编辑:贾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