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警示民间辨别、食用野生菌存五大误区

2013年06月20日 14:34 来源:贵阳日报 参与互动(0)

  生活中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四十种。民间传说的一些辨别、食用野生菌的方法管不管用?疾控专家周亚娟说,人们辨别、食用野生菌存在五大误区:

  误区1:外观鲜艳的菌才有毒?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但周亚娟说,野生菌分为很多种类,外观看上去都差不多,有的能吃、有的极毒。

  误区2:味道刺鼻的菌才有毒?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但周亚娟亲自采摘野生菌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毒菌也没有异味。

  误区3:用葱白、大蒜能测出菌有毒?有些民间传统方法说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大蒜变蓝色或褐色。周亚娟说,这些检测方法目前都没有可靠的结论证明是完全有效。

  误区4:牛奶结块说明菌有毒?有人说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周亚娟认为这种方法和用葱白、大蒜、银器检测一样,都没有科学依据。

  误区5:高温煮超15分能杀毒?有些饮食店告诉客人,食用菌内煮熟15分钟以上,能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周亚娟指出,高温不能破坏毒菌、药菌的毒性,如果误食毒菌,哪怕经过高温一样难免中毒。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