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呼吁重拾中国人微笑的“本能”

2013年07月05日 10:23 来源:大连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作家池莉的一条微博引来了热议。微博上说:“地铁里,外国人对乘客微笑,微笑的回报率99.9%。我的一位朋友做了一个实验,连续多天,进地铁就对人微笑,微笑的回报率0%。”真的是这样吗?昨日,本报记者走上街头,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微笑测试”。面对记者的笑,许多人回以防备或警惕的眼神,但也有少数路人对记者微笑相对,还有人关切地问记者:“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7月4日《广州日报》)

  “春风再美,也美不过你的微笑”。也因此,5月8日成了世界微笑日,这个自1948年创立的节日,是唯一一个庆祝人类行为表情的节日。英国《每日邮报》曾称,科学家发现,对陌生人施以微笑,或仅仅来个眼神交流,都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感情冲击。只是,今天的中国人,除了电视上卖牙膏的,好像能冲陌生人微笑的还真不多。

  “微笑功能”的退化,说起来的理由总是有很多,比如,工作压力大了、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了、风险社会的不安全感等。听起来都挺有道理的。但是,冷酷表情的背后,自己装得很麻木,路人也会被这种“寒意”蹭坏心情。我们轻松松谢绝了微笑,我们轻松松也将自己误伤。面无表情的人来人往,果真可以用“压力”或“环境”来搪塞吗?

  如果民众都不会微笑了,恢复微笑功能该去求谁?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比如,很多人宁可在微信上跟陌生人调情,也不愿在电梯里冲身边人微笑。那么,谁把微笑第一个给弄丢了呢?首先是权力者不会微笑了。公共舆论场里,为官者除了正襟危坐就是官腔官调,玩惯了“踢皮球”、备足了“闭门羹”,如何在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的权力空间里找到微笑的踪影?其次是市场不会微笑了。埋单时的微笑和维权时的冷面一对比,“上帝说”就显得格外恶心了。消费权益不能有效被保护、市场主体竞争地位不能被公平捍卫,各有各的委屈,哪里还有微笑的心境?

  历史早就告诉我们:规则不明朗的时候,没有人敢微笑。因为你不知道微笑的后果,示好或者示弱,亲密还是臣服……此时,没有表情就是最好的表情。当权力者靠拒绝微笑来彰显威严、当民众习惯于冷面示人来自我保护,必有一些错位的秩序在钳制着人与人之间简单的沟通与相处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是很擅长于微笑的,微笑的是对领导,微笑的是托关系、找熟人,微笑的是获得公平与正义上的“偷跑”机会。重拾中国人微笑的本能,还是得遵循“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的逻辑,看看谁“领头”把微笑走丢了。邓海建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