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孕妇胎儿腹中被盗假案反思:社会缺项需政府弥补

2013年07月05日 10:43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一名怀胎十月的孕妇在孕检时被人迷倒,12小时后醒来发现,腹中胎儿已被取走。近日发生在安徽省太和县的这起“胎儿被盗案”,一经曝光就闹得沸沸扬扬。然而事发数日后,案情出现峰回路转,警方通报称这是一起“受害人”自导自演的闹剧。

  随着警方对这名孕妇10天行政拘留的处理,这一闹剧落幕。但是,这场闹剧背后隐藏的家庭伦理等社会问题,却值得反思。

  案件回放

  腹中胎儿被盗

  据孕妇家属称,滑某的预产期是今年6月12日,但不知为何,预产期已经过了十几天都没有动静。6月26日上午,准备待产的滑某独自在中医院做孕检后失踪,家人遂向警方报案。直到当晚10时许,滑某在阜阳汽车北站附近被找到,此时,她腹中的“胎儿”已经被人“取走”。

  滑某哭诉称,当日她在医院被人搭讪,出门就失去了意识。之后迷迷糊糊地感觉有人让她使劲,还听见一声孩子的哭声。警方立即提出要带她前往当地医院检查,但遭到滑某坚决抵制。

  滑某的家属解释说,出事后,滑某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太好,非常害怕去医院做检查,只好带回去静养。

  但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医院没有滑某的就诊记录,且监控显示滑某清醒走出医院大楼,案件呈现出重重疑点。6月29日,太和县警方决定将滑某带到医院检查,发现滑某根本没有怀孕和生育的迹象。最终,滑某承认胎儿被盗是她一手策划。

  据警方介绍,滑某此前确实曾怀孕,但四个月的时候因胎儿畸形流产了,之后她害怕家人知道,便将一个小布娃娃绑在肚子上,伪装怀孕直到事发。因为报假警,滑某受到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专家建议

  引进心理咨询机构解心结

  这起闹剧虽然被证实只是“虚惊一场”,但关注此事的公众却没有“散去”,纷纷提出质疑:为何滑某发现胎儿畸形不敢告诉家人,选择假装怀孕是被逼无奈还是愚昧无知?为何滑某家人都不曾发现异常?

  滑某的亲友反映,滑某非常重视家庭,与丈夫的感情很好。在得知她怀孕后,一大家子人对她更是照顾有加。正因如此,性格内向的滑某可能是害怕私自流产会导致婚姻破裂、家人疏离,才选择隐瞒。而她的丈夫忙于生意,被滑某用医学理论搪塞,没能及时察觉。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虽然法律上讲人人平等,但在传统家庭中,男女地位和精神生活经常是不平等的。对于已婚女性来说,传宗接代变成一种责任和义务,让她们很难保持人格上的独立性。”安徽省警官学院心理学老师姚峰告诉记者,已婚女性是容易被忽视的群体。由于真实的情感长期被压抑,会使她们产生心理畸形,甚至引发更为恶劣的结果。所以社会对滑某应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指责。

  姚峰认为,现代家庭最缺乏的就是倾听,在家庭成员主动性不足的情况下,需要有外力促成。如政府可以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在街道、社区引进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站,免费向居民提供倾诉平台,提前干预心理问题,及时填补心理不足。这种方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已经得到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媒体反思

  明辨网络声音防止谣言散播

  这则离奇的消息在未经证实为假前,迅速在网络发酵,很快就见诸一些新闻媒体之上,以至于不少公众信以为真,加速了消息的扩散。当真相浮出水面后,感觉被忽悠的公众便开始对一些媒体进行“炮轰”,指责其先“造谣”后“辟谣”的报道不负责任。

  “新媒体缺少‘把关人’,容易出现这种玩笑式的传播,出现一些造谣、造势的现象,从而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根据网络谣言产生的危害,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此外,对于大众来说,更具权威性的传统媒体不能擅自采信这些‘声音’,一定要对其进行调查、核实,充分发挥采写、编辑和报道过程中‘把关人’作用,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沈正赋说,不然的话,即使媒体做了澄清性的报道,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可逆转的。本报记者李光明

【编辑:燕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