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呼吁“电视问政”能够出现在更多的城市

2013年07月05日 13:25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单纯依靠内部监督的力量,恐怕很难起到纠正的作用。要想改变地方公务人员的坏习惯,还得引入外部的力量,加强公众和舆论的监督。

  武汉市2013年上半年电视问政活动2日在武汉电视台现场播出。这场节目曝光了当地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不少“三公乱象”。坐在问政台上的武汉市委秘书长龙正才表示,自己也有公车私用的情况。

  主动承认自己身上的“三公乱象”,龙正才的勇气值得肯定,不过,他的坦诚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单纯依靠内部监督的力量,恐怕很难起到纠正的作用。事实上,电视问政的形式本身就提供了一个思路,那就是加强外部约束,把地方政府的三公信息尽可能多地公布出来,接受公众和舆论的监督。

  三公乱象之所以难杜绝,很大程度上与公务人员的行为习惯有关。身为武汉市市委秘书长,而且是武汉市市委常委,龙正才可以算得上是这座省会城市的重要领导了,他对相关规定的了解程度,想必在当地属于水平较高的了,公车私用的行为未必是明知故犯,更有可能是种无心之举。在接受电视问政时,龙正才用了“见怪不怪”一词来形容公车私用,这也从侧面证明,类似的三公乱象已经成了当地领导干部的“习惯性动作”。既然思想上都习惯了,再把宝都押在公务人员的自觉性上,恐怕不会起到什么效果。

  看来,要想改变地方公务人员的坏习惯,还得引入外部的力量,加强公众和舆论的监督。自2011年11月首次举办以来,武汉市每年有两次“电视问政”,每次节目直播都会引发关注,也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如果类似的监督活动能够“日常化”,并且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肯定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一方面,公众的广泛参与能更好地发现问题,为纠正公务人员的行为提供依据,这次电视问政中曝光的三公乱象,就是通过记者暗访和群众街拍反映出来的;另一方面,很多接受问政的干部曾公开表示过紧张,当场脸红冒汗的情况也常有,如果把更多的监督权交给公众,就相当于打造了一个全天候、全覆盖的巨大的演播室,无形之中就给公务人员增添了约束力。

  当然,光有公众监督还不行,当地干部的实际行动也很重要,是坦诚相待还是屡教不改,效果是不一样的。武汉历次电视问政都会曝光很多问题,比如2012年的黑的泛滥,事后就通过公交线路的延伸得到了解决,也正因为有效果,才会有更多人关注。如果一个问题不断被提出,相关领导也表了态,却总也解决不了,电视问政就变成了走过场。这次曝光的几起公款吃喝问题,在哪吃的、跟谁吃的、花了多少钱,得给出一份明白账,对相应的责任人也要做出处罚。否则的话,道歉也好、承诺也罢,只能被当做逢场作戏,所谓的接受公众监督,也就没啥意义了。

  事实上,武汉市电视问政受到关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同类的节目还太少,各地官民之间的互动,做到电视直播这个程度的也不多。希望武汉市能够继续下去,也希望电视问政的演播室,能够出现在更多的城市里。评论员 娄士强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