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部新法引出情感话题:这辈子还能陪父母多久?

2013年07月25日 08:33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一部新法引出一个情感话题—— 这辈子,还能陪父母多久

  核心提示:

  百善孝为先。看望父母是做人的基本伦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回家看看”入法有些多余。但基于空巢老人愈来愈多、很多子女疏于关爱老人的现实,今年7月实施的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常回家看看”,使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关心父母?为什么没有常回家看看?这些问题在考问每一个人,也在考问整个社会。

  这或许是世界上最心酸的一道计算题:这辈子你还能和父母相伴多久?假若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又有多少时间是真正和父母在一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出了中国父母的形象,似乎永远在送别,永远在等待,等着子女能常回家看看。

  一个老人的倾诉:

  回头一瞥成奢望

  “135……”每到周五晚上7时,82岁的邵月香(化名)就会戴上老花镜,拿起手机,对着小黑板上的电话号码,一遍遍核对,然后拨通。这个电话,她早已烂熟于心,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她怕有一天,还是会忘记。

  “阿敏,吃饭了没啊?还在忙啊?”邵月香爬满皱纹的脸紧了紧,关心地说,“先吃饭吧。”大概是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她脸上出现愠色,捋了捋银白的短发后说:“那你先忙,别忘了吃饭。”

  “怎么回事,我还没跟儿子说上话呢?”84的老伴见邵月香挂了电话,急了。“他忙着呢,再说每次打电话你也没说什么话。”“我就想听听儿子的声音啊。”老伴小脑萎缩,口齿有点不清,但语气透着坚定。

  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一幢老房子内,邵月香和老伴已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

  1976年,就是在这里,他们送不到20岁的女儿去富阳农村支援建设。谁知,才过了3个月,女儿就因高烧不退去世。

  邵月香反复告诫自己,一定要将儿子留在身边,好好爱护这个唯一的孩子。1995年,儿子还是离开了,他去加拿大工作。从那时候开始,邵月香明白,这个家对于儿子来说,将成为遥远的牵挂。果然,儿子一年才回一趟家。

  有一个场景,邵月香至今都无法忘记:儿子站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她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她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2006年,儿子回来了,在上海一所高校任教。距离是近了,但忙碌,依然是孩子回家路上的障碍。和很多空巢老人一样,邵月香和老伴能理解和支持孩子,但也承受着种种生活上的不便。

  电视机坏了,打电话给物业;风扇拆不下来,打电话给社区干部……邵月香总以为自己遇到事情还能应付,但人“坏”了,她再也无能为力了。

  去年一个午后,老伴发高烧。邵月香拨通120,救护人员将老伴抬上车后,老伴在车上呕吐不止。“家属呢?家属来了没?”“我就是。”救护人员紧了紧眉头说:“没有年轻的?”邵月香低下头,忍着眼泪,帮老伴擦拭呕吐物,说:“孩子在外地,忙。”

  几天后,邵月香吃了没煮透的豇豆,在家上吐下泻。凌晨5时许,她拨通了社区居委会主任的电话,被紧急送往医院。

  老两口双双入院,邵月香还是瞒着儿子。“他忙,还是别让他担心了。”她这样说。

  她说,儿子还是很孝顺的,每次回来,都会带各种营养品,媳妇还会给两口子烧菜,孙女则喜欢在邵月香脸上亲一口说“爱你”。

  只是,这样的时光,真的不多。

  一种现象的追问:

  回家之路有多长

  工作忙没时间回家、坐车不方便、回家开销大……这些,是很多人没有“常回家看看”的主要理由。

  近年来,我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提高,家庭空巢化日益加剧。截至去年底,全省纯老家庭人口(空巢老人)数达214.49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5.01%。即每4户有老年人的家庭中,就有1户子女在外地。

  外地子女多久回家一次?有调查显示:每周一次占16.4%,每月一次占13.8%,三个月一次占9.5%,半年一次占14.9%,一年一次占33.4%,很多年没回家的占11.9%。也就是说,三个月以上见一次父母的接近七成。

  “我也想常回家看望父母,可现在工作太忙,回不去。”今年24岁的徐芳,老家在衢州,自从去年大学毕业后留在杭州工作。杭州到衢州的交通很方便,可徐芳周末时常加班,只能隔几天,和家里的父母通个电话,报个平安。“我们现在努力工作,也是想以后能给自己和父母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徐芳的这句话,说出了很多年轻人的心声。

  假期太少,有假难请,是回家路上的一大障碍。记者发现,尽管《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早在1981年就已出台,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探亲假处于“不知道、不愿请、不敢请”的尴尬境地。在杭州城西一家电子公司上班的薛女士,往返河南老家起码要两天,只能一年回家一趟。对探亲假,她听说过,但公司从来没有人请过,她也不敢请。

  就算单位有探亲假,但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给人们带来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双重困扰,使探亲假有名无实。

  “有探亲假又能怎么样?你敢保证回来还有工作吗?”从事企业销售工作的张先生说,现在很多企业,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并且明确规定请假与绩效考评、年终奖、升职等挂钩。“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别说探亲假,就是休5天年假的人也不多,平时还经常加班。”

  专家指出,老人对在外奔波儿女的“理解”,社会上弥漫的“金钱至上”浮躁心态,都在对儿女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孝心渐渐被边缘到他们内心的一隅。

  一道人生的难题:

  子欲养而亲不待

  四川郫县一对70岁的夫妇,有两个儿子,却半年都难得见到一次。多次协商未果,老两口将儿子告上法庭,要求支付赡养费,并“常回家看看”。依据今年7月开始实施的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郫县法院进行调解,要求两个儿子至少一个月回家一次,但判决至今,两个儿子仍未探望父母。

  可见,如果子女没有“常回家看看”的意识,就算有法律约束,同样无济于事,毕竟“强扭的瓜不甜”。事实上,现代社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沟通联系方式,子女只要用心,完全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亲情沟通,来弥补难以经常回家的遗憾。

  大学毕业后留在杭州工作的周辉说,由于工作关系,他一年只能回贵州老家一趟,电话成了他与父母交流的常用方式。他每周都会主动向父母告知近况,也会询问父母的身体状况,有时还和父母一起分享邻居家、亲戚间的趣事,距离并没有成为阻挠他和父母交流的障碍。最近,他还教会母亲使用微信,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分享生活点滴。

  有专家认为,让“常回家看看”成为子女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除立法倡导,还要多对年轻人进行孝道教化,使他们真正明白孝不是汇款单能寄去的,孝也不是一个包裹能运到的。孝,在更多老人的心里,往往很简单,一个抚摸,一个拥抱,一次凝视,一次倾谈。

  面对人口日益老龄化的这一严峻社会现实,除强调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外,社会保障不可或缺。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何文炯认为,空巢老人问题的解决,不是子女“常回家看看”这么简单,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老年人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如切实采取措施,确保探亲休假的落实。如我省有些地方正在尝试的“喘息服务”,地方政府根据申请,在一定时期内出钱出人帮助居民照顾重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社会保障做得好,精神赡养才能落到实处。

  新老年法也明确指出,国家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为老年人随配偶或者赡养人迁徙提供条件,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帮助。

  ■专家观点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肖金明:“常回家看看”属于倡导性条款。实际上,有条件能常回家看看当然好,即使回不了家,打电话、发短信、写信问候也可以达到相似的效果,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连“经常问候父母”都做不到。另外,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责任认真执行有关探亲休假制度,也是“常回家看看”条款的应有之义。对政府而言,建立和完善国家支持家庭养老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亲情住宅,是对“常回家看看”条款更具实效性的做法。-记者 张丽 通讯员 陈勇 潘洁敏

【编辑:贾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