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食安监管如何撑起百姓头上蓝天

2013年08月06日 15:15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在食物充裕的今天,照理“食为天”的谈资该有所淡化了。但恰恰相反,随便到街头巷尾做点民调,问问眼下人们头疼的事,恐怕十有八九会说,最闹心的还是“吃”。不是说想吃什么能否吃得上,而是吃什么才“心安”。从早年的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再到瘦肉精、地沟油、镉大米,国人的肠胃硬生生进化成了“化学实验室”。

  在这种语境下,食品安全监管被推上“风口浪尖”在所难免。虽说也有改进,但食安监管在市场魔法般的变化面前总显得力不从心,这不能不加重民众内心的焦虑和不满。昨日有消息说,广州下半年拟建新的食药监管局,将定期、主动地发布涉及食品和药品方面的检测信息。应该说,政府主动因应食安形势之变,从监管体制及手段上加以改进和提高,值得称许和期待。

  从官方透出的信息看,组建新的食药监管局,思路是改变目前这种多环节、多层面、多部门的多头监管局面,集中权力,握紧拳头,变“九龙治水”为“一条龙治水”,堵住“监管缝隙”和“执法空隙”。这从理论上讲,能强化监管主体责任,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但话说回来,综观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其实,在监管上也无固定模式,没有百分百的优劣之差,关键还在于能否适合本国本地的市场及法律环境,治理是否有效。

  在我们这样一个食药品标准、检测手段以及监管都还处于很“初级”的现实背景下,显然不能指望组建一个部门就“一劳永逸”解决食安问题。最重要的还是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同时秉持创新的理念,不断探索,努力营造起一个只有安全食品才能生存的市场环境。比如,广州警方在全国率先创建食侦支队。这支专事打击食药品领域犯罪的队伍,组建一年,平均每天打掉一个造假窝点,这对保障羊城百姓的餐桌安全无疑贡献不小。

  其实,食品安全事关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在当前这种严峻的食安形势下,除了依靠专业监管和治理队伍,能否发动民众,依靠社会共治,也是绝不可忽略的环节。在食品掺假造假贩假泛滥的今天,任何一个专业监管机构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而如果能发挥每一位市民的监督作用,其威力和功效将会远远超过专业队伍。同时,媒体舆论的市场净化作用更不容小觑,任何不法行为最怕的就是“见光”,媒体的曝光无疑是最好的“杀虫剂”。(言者)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