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直击新“火炉”杭州:高温下“战斗”的工作者们

2013年08月06日 20: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直击新“火炉”杭州:高温下“战斗”的工作者们
交警陈欣在炎热夏天坚守执勤 祝晓艳 摄
龙广在火炉前取样 祝晓艳 摄

  中新网杭州8月6日电 通讯: 坚持 !高温下依然“战斗”的工作者们

  作者 祝晓艳

  7月以来,全国范围内相继出现了极端的高温天气,而浙江作为高温“重灾区”,出现了60年来最严重的高温热浪少雨天气。“火炉”杭州更是难逃一劫,面对如此高温,还有很多工作者却依然坚持着,与炙热每天“奋战到底”。

  6日的杭城,最高温度又破“4”了,新一轮高温热浪正奔涌而来,记者也跟随着那些与高温“亲密接触”的工作者们,感受他们的汗水与热情。

  上午7点:室外骄阳似火记者体验交警执勤

  早上7点的杭州已经是“热力四射”,滚圆的“火炉”高高地挂在空中。而此时户外已经是31度左右的温度。没有树荫,过往车辆从身边不断行驶,发动机和尾气排出的热气扑面而来,顿时感觉呼吸困难。

  刚挂完4天盐水的交警陈欣迈着略显沉重的步子,站在了杭州西湖大道延安路口,而此时也是杭州上城交警总队吴山中队陈欣最忙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指挥过往车辆,保障早高峰通行顺畅。”

  他告诉记者,由于天气炎热,他们固定岗一般在早上7点到9点,而后就是进行巡逻,3点开始到晚高峰他又要顶着烈日定岗维持秩序。“天热我们都吃不消,前两天就是因为中暑挂了四天盐水。”而他也只用简单的“习惯了”来表达。

  不到半个小时,记者发现陈欣的衣服已经湿透了。“现在还好一点,到了下午3点左右,天更热,站的时间长了,脚板就像站在烙铁上一样发烫难受,一天下来,衣服和帽子都是湿的。”陈欣取下自己的帽子,记者看到,帽沿全被汗水浸透了,四周已经结了一层盐渍。

  站了10分钟不到,记者忍不住来回踱步。“这么热的天,脚完全不动不行,不一会就会觉得鞋底要跟柏油路面一起融化了。”陈欣说。

  记者发现,交警陈欣的制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为了防止再次中暑,陈欣还随身携带防中暑药以备不患。他告诉记者夏天执勤唯有一个字“忍”。

  下午2点:室外依旧滚滚热浪记者感受炼钢工

  热浪、钢花、汗水……下午2点半,浙江杭州的室外温度将近39摄氏度。路面接近70度的高温,走在马路上滚滚热浪席卷而来,令大多数人难以忍受。而对于炼钢厂的工人来说,室外依旧是一个凉爽的“春天”。

  在浙江杭钢转炉炼钢厂的转炉车间里,炼钢工人正在挥汗如雨地忙碌着。

  在操作间的显示频,记者看见火炉内温度显示1630摄氏度,记者穿上炼钢工人们的工作服,站在离转炉几十米外的地方呆了几分钟,已经感到汗水在流,胸口发闷,而全身捂得严严实实的炼钢工人却要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工作8个小时。

  龙广是转炉炼钢厂的老员工了,13年的炉前工工作让他练就了一身“本事”。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操作室进行吹炼,这是一项技术活。

  “这个就像中医把脉一样,我能通过肉眼看出火焰的变化,从而分析里面含有的成分。”说着,龙广跑出了操作室来到了炉前。

  “我准备测温、取样,这是必须人工操作的。”记者发现他穿的工作服比我们普通的要厚实一倍,戴着头盔、防护镜、厚手套,连鞋子也是特制的。他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在工作中,时常会有钢水溅在地上,如果踩到,一般的鞋子连底也会熔化掉。

  当记者试图靠近转炉时,现场火光四射,火舌高达2米,记者的脸上感觉如同火烤一样。站在现场几秒钟,便觉得喘不过气来。

  “太热了吧!”“我们已经习惯了。”龙广边说边把记者拉远。记者发现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流下。即便是如此厚实的衣服也能看出汗水的印记。

  龙广告诉记者,冶炼一炉钢需要30分钟。“我们15分钟左右就会进休息室休息一下,单位除了配备防暑降温用品药品外,还配备了饮料等。”满头大汗的龙广说完又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工作中,用他的话说:“工作并快乐着。”

  下午5点:热浪还未散去记者来到杭州一工地

  下午5点左右的杭州热浪依然意犹未尽,工地上裸露的土地在太阳的照射下泛着白光。在杭州城西的一家工地上,几个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的建筑工人站在脚手架上,忙碌地进行着作业。楼下,五六个工人不像平时那样在高空中作业,而是在道路上进行一些建筑垃圾的搬运。

  一位工人黝黑的脸上不停流淌着滚烫的汗水,不时地用手擦了擦汗,喝着自带的水。他叫王庆,来自河南,是一位木工,下午三点就开始爬上刚浇筑好的顶楼施工。“天气太热了,今天要把顶楼的模板拆掉,就来早了一点儿,渴了就喝一口大水杯里的水,热了就擦擦汗。”王庆说。

  每天早上4点半,天还没亮的时候,王庆就要起床,吃早餐,准备出工。5点半就准时出现在工地上,一直到10点半回去吃饭,中午休息时,吃完简单的饭菜,然后在营房里躺上一个小时,下午又要开工了,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

  记者在户外呆了不到10分钟,全身的衣服都已经湿透了,加上工地上吵杂的机器轰鸣声以及飞扬的尘土,一下子就感觉整个人有些中暑征兆。王庆马上让记者在树荫下站着。他说:“每天这样环境下的工作使得他回家倒头就睡,即便是1岁儿子的啼哭声他也听不见。”

  王庆告诉记者:“很多人说赚钱不赚夏天钱,但是没办法,为了儿子的奶粉钱。”对于“新杭州人”的他来说,夏天户外工作的确不容易,但为了融入杭州这座城市,让儿子在杭州过的更好,他再苦再累也值得。(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