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深莞惠拟2015年淘汰黄标车

2013年08月08日 09:5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8月7日,深莞惠三市党政主要领导第七次联席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通过了《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12-2020)》(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深莞惠将着力开展区域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高排放车辆尾气监管,力争在2015年底前,全部淘汰“黄标车”。

  “黄标车”是指污染物排放达不到我国第一阶段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达不到我国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的柴油车,不仅包括深圳现有领取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车辆,还包括现有领取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符合国Ⅱ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因其贴的是黄色环保标志,因此简称为“黄标车”。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有关统计显示,1辆黄标车的污染排放相当于14辆国Ⅲ车、25辆国Ⅳ车的污染排放。2011年,深圳约有31万辆黄标车,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8%,但污染排放却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60%以上。

  深圳从2005年起实施黄绿标制度并对黄标车限行,7年来,从尾号限行,到区域单双号限行,再到全面单双号限行。通过报废和转出登记,共淘汰黄标车近10万辆。经过逐年治理,深圳的黄标车已下降至26.4万辆,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1.7%,但氮氧化物和PM2.5排放量分别约占全市机动车排放总量的48%和40%。

  8月1日召开的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深圳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根据计划,未来3年深圳将采取多达40条措施进一步巩固提升深圳的大气环境质量,让“大运蓝”常驻深圳。

  在加快淘汰黄标车方面,提升计划提出了具体时间表:明年底前,禁止黄标车参与公共服务类招投标,在原特区范围内限行黄标车;2015年7月起,全市限行黄标车;2015年底前,淘汰全部营运黄标车。计划还提出对提前淘汰的黄标车给予经济鼓励。

  在昨日的联席会议现场,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表示,黄标车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深莞惠有必要统一认识、协调部署、联合治理。他认为,区域联手是加快黄标车淘汰的必须措施,是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区域大气质量提升的需要。他现场呼吁:“深莞惠三市应像治河一样再联手治理黄标车。”

  深莞惠现场签署的《深圳市 东莞市 惠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合作协议》显示,三地将联手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扩大黄标车限行范围,根据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分时段、分路段限行黄标车。

  聚焦

  坝光战略调整要填海

  市长许勤吁惠州支持

  联席会议期间,三地主要负责人共同审议了近期将要重点开展的13项工作。深圳市市长许勤提出,深圳为照顾惠州石化项目发展,主动调整了坝光的发展战略,当前坝光发展新兴产业需要部分填海,这也需要惠州的支持。

  为加速三地合作进程,联席会议召开之前,三地共同商议了13项重点工作事项,其中深圳、东莞各提出3项,惠州提出7项,并提请大会审议。审议过程中,许勤发现,原本写入深惠合作备忘录的一项工作,被排除在重点事项之外。他随即发言称,深圳坝光地区原本定位是精细化工业园区,但考虑到惠州已经在大亚湾地区布局石化项目,为推动区域错位发展,深圳主动调整了坝光的发展战略,将其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

  许勤透露,由于坝光发展新兴产业需要部分填海,涉及大亚湾海洋功能区划调整,因此非常需要惠州的支持。而在联席会议召开之前,两地主要负责人已就此达成合作意向,并将调整海洋功能区划的事项写入了合作备忘录,不清楚为何此项工作被排除在重点事项之外。“对于两市主要领导商定的事情,各部门要无条件落实”,许勤表示,因为坝光的战略调整,深圳已经延误了相当的发展机遇,希望现在能够加速推进。

  深莞惠经济圈被定位为

  大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区

  为提升深莞惠经济圈合作的层次,更加顺畅地整合区域要素资源,昨日,《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三市联席会议审议正式通过。根据规划,深莞惠经济圈被正式定位为大珠三角现代化城市群核心区。

  规划认为,推进深莞惠三地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广东和全国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并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新经验。根据规划,深莞惠经济圈将被定位为全球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创新型区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以及大珠三角现代城市群核心区。

  根据规划目标,到2015年,一批区域一体化重大项目将相继完成,重点领域合作深入实施,区域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配置优化整合的体制机制将基本形成。到2020年,深莞惠将形成更加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率先实现区域一体化和现代化,成为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产业合理分工紧密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创新驱动发展主导的现代都市经济圈。

  根据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了经济圈建设的具体路径,即共建国家创新型区域,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规划同时建议成立区域协调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区域发展规划等事项提供咨询,并设立深莞惠发展论坛。

  微观深莞惠合作成果

  产业合作:

  深圳:深圳优势制造业每年向莞惠转移产能400亿—500亿元,黄金珠宝、家具等优势传统产业行业协会牵头在两市设立多个产业转移园,形成了上下游有机衔接的跨区域产业链。

  惠州:莞惠联手共建的惠东、龙门两大产业转移园,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30.5亿元,引进项目157个,协议投资达到355亿元。建成项目72个,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7亿元。

  东莞:累计拨付2亿元用于莞惠产业转移园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入园企业36家,2012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5.6亿元,积极承接深圳优质产业转移。

  交通一体化:

  深圳:新建或改扩建的8条对接高速公路、6条对接城市主干道顺利推进;6个收费站全部取消;36项边界路网对接项目全部启动,6条跨市公交线路投入运营,出租车实现异地无障碍运输。

  惠州:惠州与深圳、东莞对接的43个交通项目已经完成25个,其余18个按计划推进。打通与深莞交界的11条连接路,撤销所有普通公路收费站,实现车辆通行年票互通。开通11条跨市公交班线,发行“岭南通 惠州通”公交卡,实现出租车互通经营。

  东莞:三市计划共建的36项路网工程中,涉及东莞的有24项,其中惠莞高速等8项正在加快建设,其余9项正开展前期工作。跨界运输方面,与深圳、惠州新增了4条跨界公交班线,撤销了东莞辖区内所有的普通公路收费,与深惠两市实现了年票互认。

  环境整治:

  深圳:跨界河流综合治理阶段性目标完成,四年内完成或启动工程建设项目63项,总投资230亿元,目前已完工30项;积极推动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深莞惠PM2.5在全国城市中保持较低水平。

  惠州:全面落实《界河及跨界河综合治理计划》,累计投入资金80多亿元,实施淡水河、潼湖“两河”流域综合整治,新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2座、主管网24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7万吨/日,流域内所有建制镇全部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污水处理能力翻番、防洪排涝能力明显增强、养殖业全面清理、重污染企业如期关停、非法砖厂全部拆除、“两河”水质明显改善。

  东莞:污染防治,推动深莞惠经济圈环境质量有效提升,石马河东莞流域12家污水处理厂和10项截污主干管工程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沿线7个镇全部划为畜禽养殖业禁养区。茅洲河综合治理清淤清障应急工程涉及东莞部分已全面完成,堤防能力提高到十年一遇。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