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岛港:码头工人们用智慧和汗水托起中国梦

2013年08月15日 15:3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青岛港的工人都有自己的一份“圆梦路线图”

  中国梦时代先锋

  8月炎热的太阳,照在堆积如山的货柜箱上。全球的经济不景气与山东青岛港无关:这里,正用一个又一个有力的数据,描绘并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港口吞吐量从1978年的2000万吨,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时的1亿吨。此后,2006年,2亿吨;2008年,3亿吨。到2012年,超过4亿吨,居全球第七位。如今,这里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着贸易往来,在世界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青岛港是世界的港口,也是码头工人们用智慧和汗水托起的中国梦。

  是竞技场 是梦舞台

  码头工人日常的工作也许枯燥无味。但是在青岛港,这里却成了不一般的“竞技场”——

  你看过装载机开啤酒瓶吗?皮肤黝黑的小伙子郭凯眯着眼,专注地看了看前方的啤酒瓶,然后熟练地操作着庞大的装载车,上前,对准,起!硬邦邦的铲斗顿时就像柔软的手臂,起了啤酒瓶的盖子。

  你看过飞刀切钢丝吗?点亮的灯泡上,紧贴着直径2毫米的钢丝,通过叶片飞转的电动砂轮机隔断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手一抖、稍不留神便会把灯泡割碎。但是,如果这个电动砂轮机还要绑在叉车的叉刀上、通过驾驶员在叉车上进行操作呢?小伙子安立强十分淡定地操作着,也凭着这一招拿下了“状元360”叉车技能挑战赛比武状元。

  你看过在将近40米高空上演的“毫米神功”吗?戴着金丝眼镜的刘京俊在小小的驾驶室里,而这个驾驶室是设在集装箱轮胎吊的38米高空之上,凭着多年的经验和感觉,他自如地将重达30吨的集装箱快速下降,然后稳稳地停在相角位上,前后精度不超过7.5毫米。更让人惊奇的是,四个箱角下方的玻璃中间放了一个鸡蛋,30吨的集装箱没把鸡蛋碰碎。

  这一幕一幕,不亚于高超的杂技表演,可是,这只是青岛港员工们在日常工作中练就的绝活。别人不能干的,他们能干;别人干不好的,他们能干好;别人干不上去的,他们干上去了。

  既有梦想 也有理想

  “我可不是为了表演才练就绝活的。”高高壮壮的刘京俊扶了扶眼镜说,“但是用鸡蛋来练是完全有必要的。现在的集装箱里啥货品都有,有的是精密的仪器,有的是玻璃器皿,有的是一箱箱的酒,甚至还有上千万元的游艇,或者是稍有震动就会爆炸的危险品,要求我们轮胎吊的操作人员在操作时稳、准、轻、快。”

  2003年分配到金牌工人许振超的身边工作时,刘京俊只是个普通的农民工。他曾经干过洗碗工、服务员,摆过地摊,做过推销员,干过电气焊、建筑工,还蹬过人力三轮车。最后选择扎根青岛港,刘京俊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我是个农民工,只是高中毕业,但是我要比别人干得好。”只要一有空,他就会解下鞋带,晃荡着鞋子“找感觉”;又或者把儿子的玩具车拆了,偷偷地做实验。不到四年时间,刘京俊创造了第一个轮胎吊绝活“京俊攀峰”——6个集装箱用最快的速度码起来,跟一刀子切下去一样,丝毫不差。就是这么一个“一钩准”的绝活,使得一个班下来就可以多吊50多个箱子,一个班能节省燃油25升或节电160度。2008年,他刷新了集装箱船舶作业世界纪录,这也是青岛港第八次刷新世界纪录。用他名字命名的“一钩准”绝活,每年可节省油电成本一千多万元。

  刘京俊并不是唯一的“绝活”蓝领。青岛港拥有1380多个员工品牌和1800多个绝活,相当于平均每17个人中就有一个员工品牌,每13个人中就有一项绝活。用刘京俊的说法,便是:“很简单,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没有身份的高下,劳动能让我们得到实惠、荣誉和敬重。”

  “我就争一口气,要用我的名字来命名成绩和‘绝活’。”小个头的安立强也是个农村孩子,之前连叉车都没见过,进了青岛港之后发奋学习技术:“我老婆还笑话我,早这么用功就考上大学了,我只是跟她说:‘行行出状元,你没跟错人!’”就是这么简朴的梦想,让安立强的技术越来越高,别人用10分钟完成的叉车任务,他只要5分半钟就能完成,2009年还一举拿下了比武状元。“从普通工人到新时代产业工人,我只想说,小岗位也能干出大事业!”

  金牌工人 大有人在

  再回溯到那个中国码头工人创造奇迹的时刻——2003年4月27日夜,超级巨轮“地中海法米娅”号靠港,需要紧急卸下3400个集装箱。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卸下这批集装箱,对青岛港集装箱业务的扩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许振超给大家鼓劲加油:“咱们是当代中国的产业工人,是码头的脊梁,这活一定要干净利索地拿下来,为咱中国人争口气。”8台桥吊一字排开,苦苦鏖战6小时27分钟,桥吊队创出了单船效率339个自然箱的佳绩,改写了世界集装箱卸货效率的新纪录,创出了震惊世界的“振超效率”。

  青岛港集装箱“10小时完船保班”这块品牌,让这项纪录擦得更加金光闪闪,这一年,许振超54岁,成了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振超效率”扬名国际航运界。

  许振超的团队还在不断向新的纪录迈进,先后共8次打破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成了青岛港的名牌。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洛丽塔”号船长感叹地说:“10小时以内完成装卸,这是不可思议的装卸效率。我到过欧洲许多大港口,这里是最优秀的。”青岛港快速、高效的作业效率也由此传播开去,许多国际著名的航运公司纷纷慕名而来,世界排名前20位的船运公司都在青岛港开辟了航线。

  现在的许振超已经很少在岗位上了,他笑着说:“青岛港能够有今天的发展,不是因为有了一个许振超,而在于有一个培育‘金牌工人’的土壤和展现当代产业工人才华的舞台。在青岛港,无论什么岗位上,像我许振超这样的‘金牌工人’大有人在。”(记者 李晓莉)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