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滇池打捞飞虎队战机存4难点 二战史学家称不可能

2013年08月16日 11:32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0)

  8月15日10点左右,一艘装载有单波束回声测深仪的勘测船从滇池西北岸驶入滇池内部。十分钟后,勘测船驶入指定水域,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队长张良将侧扫声呐从船头的吊架上,慢慢放入水中。侧扫声呐入水后,船舱内的电脑显示器上立即传来水下的影像信号,实时监测水中的被搜索物体信息。

  据悉,此次打捞活动,先期的探测工作由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负责,在探测工作结束后,由上海交大水下研究所负责打捞。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大队长张良介绍,此次打捞分三个步骤:排除湖面目标、定点勘测、打捞,比较难的是后两个,滇池中的绿藻也会增加打捞困难。

  云南二战史史学家:打捞战机连1%的可能也不会有

  据《都市时报》报道,对于10年之后的再次搜寻打捞行动,云南二战史史学家戈叔亚并不看好。他认为:“滇池里打捞起约翰·布莱克本驾驶的战机完全没有可能,连1%的可能也不会有。”他认为,滇池的平均水深不过几米,如果有飞机也早就被人打捞走了。

  “10年前,就有人来滇池打捞过,听说花了好几百万,也没有打捞出来,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就离开了昆明。”戈叔亚说,如果这一次来到昆明的IT企业仍旧想要打捞布莱克本驾驶的坠机,“那就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连1%的可能都没有,甚至是有一点可笑了。”

  戈叔亚解释:“滇池的平均水深不过几米,这样的水深就算是普通人也能捞得起来,特别是飞机这样体型较大的物体,更容易被老百姓发现。”戈叔亚还直言,飞机的金属值钱,一旦被老百姓发现有可能很快就被卖掉,“怎么可能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能打捞到?”

  “飞虎队共有99架P-40战斗机,作战后损失了一些飞机。当然,如果这家企业是得到了一些最新的线索,打捞的是其它的战机,那么就不好说有没有了。”戈叔亚称。

  打捞工作有4大困难

  据《云南信息报》报道,这次打捞工作存有4个难点:

  难点1:绿藻致能见度低

  定点勘测时因潜水员在水下,能见度非常低不能确定方向,潜水员只能靠手摸,摸到就摸到,摸不到就没辙,在水下5米,能见度有30多厘米,但因为滇池绿藻泛滥,光线无法照射下去,潜水员就更难看清楚。

  难点2:飞机可能已解体

  因年代久远、淤泥很深,湖底的土质会发生变化,71年的时间过去了,飞机很可能已经解体。目前的探测技术达不到高分辨率,给探测带来很多的困难。如果飞机是整体,用浅层剖面探测,有较大可能发现,如果飞机解体,浅层剖面的效果就不明显。

  难点3:飞机或埋得过深

  另外,打捞队介绍,如果说滇池的湖底是硬体质,比如沙或者类似焦土的硬土质,找到的希望在七八成,但滇池的湖底地质是软体质,至今每年都要清淤,在清淤的过程中湖底还在淤积,一旦战机被淤积到很深,探测就很困难。

  难点4:淤泥里目标太多

  沉没在滇池水下的东西很多,仪器无法分辨它就是战机还是其他钢磁物,十年前探测队打捞到的就是一些钢制的东西,这次探测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探测分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放声呐拖曳,进行湖面到湖底全覆盖的扫描探测。

  第二阶段:使用磁力仪对找到的目标进行定性判断,反复地印证,排除绝大部分目标。

  第三阶段:定点探测,这是探测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也是最艰难的阶段。派出潜水员,使用声学摄像机。

  探测情况

  目前存在三个重点水域:

  1 滇池西北面水域

  2 福保村至七十郎村水域(最有可能的地点)

  3 福保村至七十郎村水域东面水域3处面积共约十四五平方公里

  背景资料:

  飞虎队保卫抗战生命线

  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现代兵器》编辑部主任黄国志介绍,在抗日战争期间,飞虎队作战7个多月,以空中损失12架飞机和地面被摧毁61架的代价,取得击落约150架敌机和摧毁297架敌机的战绩。美国航空志愿队共损失26名飞行员。飞虎队的存在对于保卫中国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起到重要作用。

  黄国志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空军和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都曾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就对于整个战局走向的影响而言,飞虎队最为重要。如果没有飞虎队,被称为“国际大动脉”的滇缅公路很可能在1941年就会被切断,也就没有“驼峰航线”了,国民政府将失去一切外援,很难说抗战能否继续坚持。

  此前报道:

  探测船拖曳声呐进滇池探寻飞虎队战机P-40

  71年前坠滇池 飞虎队战机今起再打捞

【编辑:燕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