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价催乳师将产妇“催”进医院 普遍无从业资格证

2013年08月29日 09:02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楚天都市报:

  上个月,我爱人诞下宝宝后,家里花2.4万元将她送进洪山雄楚大道一家月子会所。入住前3天,专职催乳师每天都给我爱人进行按摩挤奶。几天后,她却感觉左乳房胀得厉害。这期间,催乳师给她敷过外用药,但症状并未缓解。

  本月10日,爱人实在疼得厉害,便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乳汁淤积,伴随轻度乳腺炎。爱人回到月子会所后,将医生的治疗意见告知催乳师,但并未引起重视。几天后,我爱人开始发高烧,淤积的乳汁形成肿块,后无奈住进医院,还做了乳腺手术。妻子现在每天上医院换药,还得忍着痛给孩子喂奶,诱发了产后抑郁。有时,看着妻子晚上疼得无法入眠,我很自责,生孩子坐月子本是一件高兴事,没想到这次花钱买罪受……

  在向月子会所索赔时,我才惊讶地发现,标价不菲的专职催乳师,其实连从业资格都没有……希望贵报好好调查一下催乳行业的不规范现象,为消费者提个醒。

  光谷读者徐先生

  探访

  催乳师“催”出纠纷并不鲜见

  记者了解到,徐先生的妻子王女士现年31岁,已于本月23日出院,至今仍需每天到医院换药、消毒伤口。前后已花去近2万元医药费。王女士的伤口呈深洞状,因宝宝太小,她只能咬牙继续哺乳,令伤口更是难以愈合。

  事发后,徐先生多次向月子会所索赔,目前该会所只同意支付王女士的医药费。“花高价进月子会所,原本就是图个放心,没想到会所里所谓的专职催乳师,连从业资格都没有。”徐先生气愤地表示,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他将提起诉讼,讨个“说法”。

  记者走访武汉三镇多家医院发现,产妇因接受催乳师的不当催乳,导致乳房水肿、奶水不通、乳腺炎进而引发的纠纷并不鲜见。不仅在武汉,在南京、上海、济宁等城市,都曾出现过产妇被催乳师“催”进医院的例子。

  调查

  “零门槛”造成服务良莠不齐

  从孕检开始,许多产妇在医院检查室门口就能接到催乳的宣传单。入院待产后,更是常有人来推荐催乳。在武汉三镇,不少培训机构、月子会所、家政服务中心都纷纷涉足催乳。

  旷郁女士在武汉从事催乳行业已有6年,是该领域的先行者。她介绍,近两年,催乳行业在汉发展很快。一名合格的催乳师,要经过理论和实践的多重培训,但现在很多公司为了利润,都是办速成班,三五天出师,一些家政公司、月嫂也都纷纷涉足催乳业务,服务质量确实良莠不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武汉从事催乳服务的公司约30家,从业人员已逾千人。

  记者采访时发现,徐先生所说的“催乳师无从业资格”,其实是该行业普遍现象。目前,国家职业目录中无催乳师这一职业,这一行业目前并无严格的准入门槛。武汉许多催乳公司都在开展培训业务,学费从2000元到上万元不等,学习短则三五天,长则一个月。学习课程无标准不说,发出的资格证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发放劳动部门核准的“母婴护理师”或“按摩师”证书,更多的则是公司的自制证书,如“星级月嫂证”“专职催乳师”等。

  据了解,人社部已有催乳师培训课程。但武汉引进该培训课程的培训机构或家政中心并不普遍。

  专家

  接受催乳应该注意的

  请人催乳应该注意什么?记者走访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长林莹解释,催乳可以通过食补、仪器、人工按摩等三种途径。要掌握按摩催乳,一般人需经过至少3个月的培训,对女性乳房解剖结构等进行全盘了解。“严格说来,催乳其实属于一种医疗行为。产妇催乳出现不适,应主动就医。”林莹说,在给产妇催乳前,催乳师必须先对产妇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判断其是空胀还是乳汁淤积,情况不同,则按摩的手法和流程也不同。而且,因女性的乳腺和乳头均是开放的,催乳师在催乳时,若未对双手进行彻底消毒清洗,极易造成产妇细菌感染;若催乳师本身患有传染疾病,也极易传染给产妇。

  建议

  国标出台尚有时日行规先行有利共赢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彭燕娥介绍,职业目录的形成,往往会滞后于职业现状,像现在很受消费者欢迎的催乳师、月嫂等,都没有纳入国家职业目录。没有纳入目录,就缺乏服务资格、工作守则、操作规范等,只能单纯靠市场进行调节和监督。

  催乳师之类的职业,在国家尚未形成成熟的职业标准时,消费者便可能成为“试验品”。一旦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发生纠纷,如因催乳不当对产妇造成伤害,消费者进行索赔时,其过错认定更加艰难,产妇的合法权益极难得到保护,市民在此类消费中应更加理性、谨慎。

  彭燕娥还建议,两年前,国家便准备对职业大典进行修订,但结果一直未出来。在国家标准尚未出台前,一定规模的企业可联合成立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标准等方法,自律行业规范发展,这样消费者和企业双方都能获得 “共赢”。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揭明玥

【编辑:何敏】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