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苏锡绣传承缺人免费收粉丝 “00后”踊跃学

2013年09月02日 15:04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锡绣比苏绣更精微

  锡绣是无锡刺绣的简称,其荣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但世人多知苏绣,对毗邻苏州的“锡绣”则知之甚少。其实“锡绣、苏绣同出一门,都属于吴绣。而以前无锡属于苏州府,以皇家贡品而闻名的苏绣中,其实有部分就是锡绣”,无锡女红研习会相关负责人陈宇告诉金陵晚报记者。

  锡绣历史久远,明清时期就声名远播,锡绣逐渐走向“阳春白雪”,形成“无画不能绣”的特点。其单面绣、切马鬃绣、双面精微绣等10种绣法中,切马鬃绣是无锡刺绣特有的传统绣法,而双面精微绣是锡绣的另外一种特色针法,使锡绣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苏绣市场化运作非常成功,有的作品是机器绣的,锡绣则非常吃手工,一个绣娘一年顶多绣三四幅作品,导致锡绣作品稀缺,价格也高。无锡锡绣传人之一吴鸣文2011年时一幅作品《击鞠图》被一位客商看上,开价就是200万元。吴鸣文后来都没有卖。锡绣不是没有‘钱途’,但多数人耐不住寂寞。好绣娘不是三五年就能练出来的,而是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陈宇说。

  好绣娘日渐老去

  目前在无锡从事锡绣的艺人都已年过五十,她们均面临着类似的境况:视力下降,精力大不如前,很多时候已力不从心。为了传承锡绣,2007年在无锡市政府的支持下,在薛福成故居成立了锡绣工作室,聘请吴鸣文为工作室的锡绣传承老师。专门向社会招收一批有绘画、书法功底的年轻绣娘。目前这批绣娘中有胡晔新和邵敏两位学有所成,获得第三批市级非遗传承人资格。

  为吸纳人才,“锡绣工作室”另辟蹊径,成立女红研习会,面向社会免费收“粉丝”,“这些业余爱好者在接触锡绣的过程中,或许会诞生出真正热爱锡绣的传承人。即使多数人只是当做爱好,越来越多人接触锡绣,也是对锡绣的真正普及和传承”,陈宇说。

  小朋友也来报名学女红

  免费招生的消息公布后,陆续就有人前去无锡女红研习会报名。据介绍,目前加入女红研习会的近50位成员全是女性。令主办方惊讶的是,且来自各行各业,有会计、外企职员、医生、护士、幼儿老师,但更多的是学生。学生中,年龄最小的是才7岁的小学生薛晴元。第一次见到妈妈领着来的薛晴元时,胡晔新和邵敏两位老师并不想收她,她们担心孩子太小没有定性。可这个小女孩来了就不想走了。薛晴元的妈妈再三恳求,培养孩子的心灵手巧和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文化遗产传承”。听了这番话,女红研习会也难以拒绝了。

  另一位家住仙河苑的朱闻文不过10岁,平时喜欢手工制作的她十分内向,是在妈妈的鼓励下也来报名,她计划日后出国深造,希望能在出国前学门传统手艺,把国粹艺术带出国门。“00后”的到来极大鼓舞了女红研习会。陈宇说:传承中华女性传统美德成了女红研习会传承锡绣之外的一个副产品了。

  七八岁的小女娃,坐在深宅大院里,一针一线凝神绣着扇面——这很像古装电视剧中的闺阁生活画面,但却真实发生在今天的无锡。

  为传承无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锡绣,无锡于今年6月设立了女红研习会,免费招收锡绣爱好者进行指导,定期在当地薛福成故居内西花园举行工艺交流活动。原以为报名者将以中老年女性为主,谁知“00后”竟成了女红研习班的铁杆粉丝,让主办方大跌眼镜。年龄最小的报名者薛晴元才7岁,锡绣老师本不想收她。可薛晴元很执著。孩子的妈妈也再三表示:“孩子学锡绣学女红,不为将来职业,但在做女红的过程中让孩子潜移默化学到静心耐心细心,培养孩子心灵手巧和传统女性的美德,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文化遗产传承。”金陵晚报记者 薛莲

【编辑:贾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