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杭州:户型60方以上新建房 一户至少配一个车位

2013年09月04日 09:44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杭州:户型60方以上新建房一户至少配一个车位

  停车难,几乎是中国一项无解的城市病。杭州亦不例外。

  请看这组数据——截至2013年4月,杭州老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00万辆,而总停车泊位仅有44万个,也就是说,平均每辆私家车,大概只有0.6个左右的停车位。

  如何解决,除了每年建设大批公共停车位外,也有新的“药方”在酝酿——

  昨天,记者了解到,由杭州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公安局联合修编的《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目前正在报市政府批复。

  这个新细则中,最吸引人的变化就有一条:以后建新房,所有大于60平方米的住房,都将一户配1个以上车位。

  建新房

  60方以上的户型起码要配一个车位

  城市中的小汽车,一般有两个家,一个叫做建筑配建停车位,比如大家小区内的车位,另一个则是公共停车位。

  根据调查,2012年6月,杭州市主城区建筑配建停车位占到总停车位的85.7%,可见,建筑配建停车位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可数量赶不上速度,按照目前每月以万辆汽车的增加速度,2009年颁布实施的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已不能完全适应未来杭州人的停车需求,因此,新标准的修订迫在眉睫——

  此次上报市政府的新细则,调整最大的要数住宅停车位指标(见图):

  比如商品房的户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按2个车位/户配建;

  60平方米<户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则按1个车位/户配建;

  建筑面积小于等于60平方米,那么配建中也该按0.6个车位/户的比例建设。

  “简单地说,如果你购买建筑面积89平方米的房子,就应该有一户一车位的标准。”参与设计此细则的一位工作人员强调说,这些规定的车位数,都应该是最低标准,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是一定要建起来的,“至于购买房子的住户要不要买,那就另当别论了。如果开发商造的车位超过这个标准,我们也是欢迎的。”

  另一点变化也很大:

  这次的细则,把商品房和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的标准统一了,2009年的规定中,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的配比,相对较低。“经过这几年的调查,我们发现,现在一般拆迁安置房的户主,购买能力及经济条件还是可以的,因此需要提高标准。同样,很多经济适用房一般都比较偏远,很多户主会考虑购买汽车上下班,因此,车位配比必然要有所增加。”

  不过,市建委的相关负责人也提出,细则仍在报批中,具体的定稿可能有些小调整,今后的规定还是以定稿为准。

  开发商算账:

  投入肯定要加,但分摊到户影响不大

  如果新细则通过,首当其冲影响的就是准备拿地盖楼的房产商。

  记者昨天联系了杭州某房地产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她听闻此消息后,倒有些不以为然:“对我们来说,影响并不大,可能对住户们,好处更多些吧,因为如果小区停车位配比提高,住户的生活品质肯定上去了。”

  这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他们今年开发的4个楼盘,都属于中大户型的楼盘,基本上车位的配比都是超过或等于1:0.8的标准,也就是说,一户一车的配备本身就有,甚至有些180平方米的户型还配置了2个车位。“车位配比提高,投入是要增加的,但是不会太多,估计可能要增加几百万的投入,不过分摊到户,影响不大。”

  “其实,现在的新楼盘基本都在杭州周边,滨江、城西很多新盘车位配置都还可以的。”她认为,具体的车位配置除了符合标准外,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他们在转塘开发的房子,考虑到距离,住户大多要配车出行,因此基本都会配送2个车位,“如果小区是小户型为主的,就按1000户800个车位左右的比例配比。”

  学校操场公园绿地

  公共泊位都要有

  正在报批的新细则,对公共泊位的增配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土地行政划拨类的建筑在配建停车泊位的基础上,应配增公共泊位。

  比如,学校操场下方,就要求设置至少一层地下车库,提供公共泊位。

  公交场站、公共绿地也一样要设公共泊位,当用地面积大于3000 平方米时,至少设置一层地下车库;

  如果用地面积小于等于3000 平方米,应结合场地条件尽可能多设置公共停车位。

  此外,公共租赁用房也要求设置至少一层地下车库作为公共泊位,公共泊位数量不少于户数的20%。

  规划部门:

  以后或推泊位智能化

  提高配比,只是治理“停车难”的一招。记者昨天从杭州市规划局了解到,目前,他们正在编制《杭州市城市道路系统与停车设施规划平局及对策研究》。

  规划设计师黄工说,在他们的规划上,建议以后路面的停车泊位,只能用于“临时停车”,而且收费相对比较高,引导市民去坐公共交通,“市中心范围内,并不是停车位越多越好,每增加一个车位,就会增加0.9辆车在路面上。”

  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个设想:把停车系统智能化。“以后,等市区范围的停车场成规模了,就要联合起来放入智能信息。你想要去某个地方,必须要先预约到车位,交10元左右的押金,如果不来停车,押金就扣除,如果预约不到停车位,那就改换公交出行。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停车位的利用,还能提高行车、停车效率。”据了解,像新加坡以及国内的武汉,都已经采用了这种智能停车系统。(记者 余雯雯 梁津铭)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