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日报:读好历史“必修课”

2013年09月04日 11:10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历史?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以什么样的视角和态度看待历史,不仅决定着我们如何看待今天,也将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明天。

  中国有敬重历史的传统。以史为鉴,察往知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修好历史这门“必修课”,才能正确认识我们的道路选择、制度由来。回眸中国近百年的发展演进过程,可以让我们认清近代发展跌宕起伏中的历史逻辑。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时间,是中华民族最动荡、最屈辱的时期,也是人民生活最悲惨、最痛苦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探索奋斗,而奉献牺牲。

  历史的舞台,从某种角度讲,也是开放和公平的。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政治改革风起云涌;各种学说主张、各种政治力量各领风骚;君主立宪制、多党制、总统制,各种政治模式也轮番登场。但种种尝试终如过眼烟云匆匆退场。

  中国走上今天的道路,确立今天的制度,不是天外飞来,不是凭空出世,它是中国人在走向现代化道路上付出艰辛代价而最终选择的方向,其选择背后有着深刻的源于中国现实的客观规定性和历史规定性。经历了建立新中国直至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练,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大多数人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这个时候,我们回望历史,对于今天的生活,应念其曲折来历而多一份珍惜,对今天的道路,应知其业绩卓著而添一份自信。我们现在所走的道路,其必然性已为长期的曲折实践所证实,其优越性正为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所证明,它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又适应了时代发展进步的需求,确实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

  修好历史这门“必修课”,才能理性积极地看待今天的现状,也才能体会我们身上的责任。今天的年轻一代,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青年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一出生即生活无忧,不像上几代人对于物质匮乏年代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他们睁眼看到的就是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一个繁荣开放的世界,他们习惯的是横向的国际比较。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历史也是现实的向导。对年轻一代,我们需要帮他们上好历史这一课。我们的民族,曾是怎样一个饱受风雨、历经磨难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又曾是怎样一个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国家。从一个“最大问题是饥饿”的国家,到今天总体小康的社会,其中经历了怎样一种历史性的跨越!了解历史,知道过去,我们才会有深刻的领悟:我们的现状、道路、制度,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们的差距、不足和缺憾,也有着自己的历史成因。

  引导青年人做些“纵向比较”和“历史比较”,并非为了诿过卸责,更非为了自我陶醉。我们要充分地理解年轻人的思路,重视进行国与国之间、特别是与先进发达国家之间的 “横向比较”。我们的经济总量很大,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人均值还很低,我们的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无论是文化、科技、教育、卫生,还是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法治环境、国民素质,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比较的目的,不是丢掉自信,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看到不足,清醒头脑,认识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漫长征途,进而体会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从而最大程度凝聚起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共识和行动。

  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条路,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必须始终坚持,同时还要不断发展。一个先进的社会制度,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需要几代人为之不懈努力、接续奋斗,不断改革,兴利除弊,不断完善,以臻至美。从苦难深重的历史中走来,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明天,我们肩负着使命和责任。(吉方平)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