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内银行业信用卡服务再提速 分期办理最快3分钟

2013年09月12日 11:25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打折季、购物季来临时,不少消费者会因为信用卡额度不足或是短期偿还能力不足而错过心仪商品,与超值购物的乐趣“擦肩而过”。对于这种情况,是否要申请多张信用卡来满足购物需求呢?记者近日采访的专家表示,其实遇到这种情况,选择调整临时额度或者分期付款即可满足需求。记者经过了解发现,办理此项业务最快的银行只要3秒钟就能实现临时额度上调,3分钟就可以搞定分期业务。

  善用信用卡缓解支付压力

  市民刘小姐近日约了闺密一起去香港旅游购物,一听说刘小姐要去香港,周围的朋友同事都来托她代购化妆品和包包,而她自己也打算去香港买台笔记本电脑。这样一算,刘小姐大约要在香港买4万元的东西,可是她只有一张信用卡,额度也仅有两万元。一筹莫展的刘小姐在微博上自言自语道,“难道真的要再去办一张信用卡吗?”

  网友张同学近日也有类似的烦恼,他刚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不久,找了一份IT领域的工作,时常需要出差,也要用到笔记本,由于对性能要求较高,因此张同学看上了一台价值8000多元的笔记本电脑,虽然其信用卡额度可以覆盖这一笔记本的价格,但他实习期月收入仅有4000元,不吃不喝也得两个多月才能支付这台电脑。

  张同学很头疼,难道已经工作了还要跟父母要钱吗?

  对于刘小姐和张同学的烦恼,银行人士表示,其实两人只要善于利用信用卡的功能就可以了。银行人士表示,刘小姐没有必要再办一张信用卡,一般信用卡的优惠活动会与刷卡金额有一定关系,集中一张卡消费无疑是最划算的,张小姐可以向银行申请提高信用卡临时额度,就不需要为这种临时的用钱需求专门办理一张信用卡了。

  对于张同学,银行人士表示,张同学是名校毕业,又有固定工作,可以利用自己的信用卡刷卡分期买下心仪的笔记本,之后分期还款,如果分12期,按照分期手续费7%计算,每月只需还款720元左右,在其承受范围之内,又可以提前享受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最快3秒调额度+3分钟办分期

  根据银行人士的建议,刘小姐在出游前拨通了银行的电话,但发卡行表示,申请临时调高信用卡额度需要经过审核,正式提升需要两个工作日之后,可刘小姐第二天就要出发;而张同学虽然成功申请了信用卡分期业务,但是整整过了惴惴不安的3日,他才得到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确认。

  记者了解到,目前业内对于临时额度的调整响应速度,短则一两个小时,长则一周;而对于分期业务的批核审批时间,也通常需要两天以上,有的甚至要一周。

  不过,已有银行意识到消费者在提升额度和办理分期业务时需要较快的反应时间,记者调查发现,近日,用广发信用卡申请临时调额时间从以往的半天缩短到最快3秒,分期业务最快3分钟可以办妥,而这一速度背后,是广发SMART-E系统的功劳。

  据悉,广发SMART-E系统通过对整个流程进行整合,将在线实时受理与需人工批核流程结合起来在一个系统平台上实现,并运用以客户为中心、多渠道整合、统一流程的建设理念,搭建起更为灵活、高效的信用卡服务平台。据了解,在SMART-E系统实现技术突破后,持卡人申办调额、分期业务的速度大幅加快。

  信用卡服务申请渠道多样化

  互联网金融时代,人们利用金融工具的渠道也日益多元化,据了解,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办理分期业务。例如,目前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调升临时额度和分期业务可以通过网银、手机银行、自助设备、手机短信等渠道进行办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发银行信用卡持卡人可使用申请信用卡时绑定的手机发送“XLT/XTE+卡号

  末四位+调整金额”至95508,审批结果最短3秒就返送至手机。另外,网银渠道的申请也可短至几秒反馈审批结果,持卡人能随时随地享受信用卡带来的便利。

  分期业务方面,记者体验发现,持卡人临时需要申办分期业务,只需登录广发网银,在分期业务功能中选择想要办理的分期期数、确认分期手续费,以及每期还款额等就可点击提交,短信反馈结果也会当场发送回来。

  在广发SMART-E系统的支持下,目前消费者办理分期业务也当场就能收到批核结果。例如,当消费者购买某件商品需要申请分期,只需用申请信用卡时绑定的手机拨打95508,按照提示操作经过“输入电话服务密码#+选择信用卡卡片#+选择分期业务4#”3个步骤办理电话分期业务。如顺利通过,持卡人立即就能享受更适合自己资金状况的分期服务。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