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整治“评比乱象”需上下同时发力

2013年09月12日 14:02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经研究论证,国务院决定,再取消76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国办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做好取消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加强后续监管,接受社会监督。

  评比制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在许多基层单位,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由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奖杯、锦旗,用以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热情。然而,由于评比考核越来越多、越来越滥,使得活动本身渐成“鸡肋”。说是“鸡肋”,那是因为它稀释了这项制度原本的正面激励作用,只有“含水量”,没有“含金量”。但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眼里,这却是块不折不扣的“香饽饽”。于是乎,尽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办、国办就三令五申要求严控评比活动,并在近二十年来先后削减了一大批项目,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整治行动往往陷入边裁边长的“割韭菜”式循环。

  评比乱象之所以为人诟病,原因在于其积弊甚多、甚深。河北省政府2009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某县一个月竟然接待了92个考核检查评比团组,平均一天接待三个。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过多过滥的达标表彰活动,不知浪费了多少公帑,劳师动众应付大小检查,自然也不在话下。但更严重的是会让一些执政理念扭曲的地方官员,习惯性地去思考“如何粉饰落实了的工作”,而非“还有哪些工作没有落实”,从而催生不少“政绩政治”,使得弄虚作假成风,形式主义蔓延。到头来,奖牌一屋子,工作老样子。

  然而,与劳民伤财、催生“政绩政治”相比,没有含金量的评比表彰还容易导致腐败,这中间,利益是最大诱因。首先,一次评比很可能就是一次隐蔽的利益分配。作家阿来批评国内文学奖乱象时曾直言不讳:“一次得奖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大家就可以拿着证书去评职称、调工资了。”在众多评比表彰活动中,“分果果”现象十分普遍,只要参评,就能“中奖”。大笔财政开支,又作为补贴和福利摊派了下去。其次,有些部门更是直接将评比达标表彰当做了权力寻租、聚敛钱财的机会。对于那些热衷于花钱买虚名的企业来说,与这样的部门可谓一拍即合;但对于那些只想埋头发展的企业而言,被强行拉来参加评比,并遭遇强行索要“赞助费”的政府部门,就真成吃黄连的哑巴了。

  由是观之,整治“评先进”是在给百姓减负、给企业松绑,更是让政府官员更加务实。可这并不是一项能一蹴而就的工作,在陆续取消几批项目后,配套的跟进措施一个都不能少。

  首先,各级各地要迅速跟进国务院开展的整治行动,并且要严防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的现象。就此次被取消的项目来看,体育总局、教育部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被裁撤的总数排在前三位。由此或可推测,中央政府是把不适合由行政部门主导的评估权交还给行业。那么,各级地方政府也应依照相关逻辑做出相应调整。

  其次,在挤干水分后,被保留下来的项目,应该保证实打实的“含金量”。做到兼具知名度和公信力,真正实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初衷。最后,要从根本上杜绝评比表彰成为某些人的生财之道,更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才是“杀手锏”,而这套体系的背后,正是完善的立法和制度设计。(评论员 罗晓星)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