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昌公共自行车4年丢千辆 逾期不还者进黑名单

2013年09月12日 14:36 来源:南昌晚报 参与互动(0)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创建·曝光台

  轻轻刷一下卡,就可以提取一辆自行车,轻松自如地在城市穿行。4年前,南昌推出了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服务,此项服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4年间,南昌公共自行车从2000辆增加到6000辆,与此同时,损耗报废的自行车也达到1000多辆,还有1000多辆自行车莫名“失踪”,其中大部分被市民占为己有。

  【反映】

  公共自行车

  在楼道“睡”了一年

  “那种绿色的免费自行车,不是当天就要归还吗?我们楼下有一辆这样的车,放了快一年了也没人管。”日前,家住红谷滩新区凤翔苑小区的张女士向记者反映,她所在的单元楼道内停放了一辆公共自行车,她也不清楚是谁停放在那里的,至今没人过问。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张女士所在的单元楼道,找到了这辆布满灰尘的公共自行车,只见车被链条锁锁在楼梯栏杆上,一些部件已经生锈。张女士说,这种自行车属于公共产品,“霸车”的行为很不道德,“我也办了自行车卡,我都会按时还车,有时候借的人太多,车不够用,想借也借不到。” 张女士想通过南昌晚报让这辆车“回家”,她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管一管这一不文明行为,让公共资源物尽其用,不要造成浪费。

  【现状】

  南昌现有6000辆公共自行车

  记者了解到,公共自行车的服务是从2009年8月开始的,至今已有4年时间。当时,南昌为了迎接“城运会”,倡导市民绿色出行,先期提供了2000辆公共自行车,并在红谷滩新区设立了数十个租赁网点,为市民提供免费租赁服务。市民只需要缴纳50元押金办一张“诚信卡”,就可以在这些网点借车、还车。

  2011年,南昌市一些企事业单位向公共自行车租赁公司捐赠了3200辆自行车,服务网点也从红谷滩新区延伸到了高新区和南昌县,网点扩展到120多个。

  记者从南昌市公共自行车租赁公司获悉,截至目前,南昌有超过6万人办理了租车“诚信卡”,最高峰时每天有3万人次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

  1000多辆公共自行车“不翼而飞”

  “自行车的损耗是正常的,但换得这么勤,说明大家还是不太爱护。”南昌市公共自行车租赁公司总经理刘鹏告诉记者,2009年以来,公共自行车已补充更换了多次,报废无法行驶的自行车超过1000辆。

  与此同时,还有1000多辆自行车“不翼而飞”,平均下来,一天就要丢一辆。“按照规定,3小时之内是免费使用,超过3小时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刘鹏说,一些市民没有在3小时之内还车,甚至借出后再也没有归还车辆。

  记者了解到,一些公共自行车被市民当做“私家车”,甚至有人私自改装公共自行车,使之适合买菜、接送小孩。“有的自行车几年都没归还,我们也找不到,只能补充新车。”刘鹏无奈地说。

  【对策】

  逾期不还车将列入“黑名单”

  对私自占有公共自行车的行为,自行车租赁企业难道没有相应的对策吗?刘鹏向记者介绍,原本公共自行车租赁时间为早上7点到晚上9点,超出这一时间归还的自行车都属违规,一旦发现将进行收缴。但现在南昌实现了24小时租借自行车,这种“强行回收”的方法很难操作。

  市民在办理租赁“诚信卡”时,需要录入身份证信息,并留下电话、家庭住址等信息,还要签订一份《诚信协议》。累计3次超3小时归还,或者一次超24小时归还,将会记入不良记录,“锁卡”一个月。逾期不归还将被列入“黑名单”。

  租赁自行车押金将统一

  “我们给一些不还车的市民打电话,提醒他们尽快还车,但对方要么一再拖延,要么毫不理会,我们也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刘鹏说,一些市民因此被列入了“黑名单”,本人无法再办理自行车租赁,但是不少人认为50元“买”一辆自行车“并不吃亏”,依旧我行我素。

  记者了解到,原先在高新区办理公共自行车租赁,需要交200元押金,超出1小时就会按时计费,最高每小时3元。正因为这种严苛的收费方法,使高新区的公共自行车租借率要低于红谷滩新区,市民“霸车”的行为也较少。“收钱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还是为了推广这种绿色出行的方式。”刘鹏说,今年7月,红谷滩新区、高新区、南昌县的公共自行车实行了“并网”,收费(押金)政策将统一。

  刘鹏说,每辆自行车的成本为550元,这还不包括网点建设和人工费。目前,南昌的公共自行车仅靠网点广告牌的租赁费维持,运营较为艰难,如果市民不爱护用车,甚至“霸车”,这项服务还能坚持多久他也不清楚,“我们会不断改进自行车管理,但我们更希望得到市民的理解和配合”。(记者 陈龙 文 聂俊鹏 图)

【编辑:张海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