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没提追缴地下车位土地出让金

2013年09月12日 16:28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追缴地下车位土地出让金的消息如一石激起千层浪,11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人士表示,《征求意见稿》中根本没有提出要“追缴”,已出让地下空间的土地出让金,除了开发商在办理初始登记时要补缴外,其余的只要产权不发生变动就不需要补缴,且该办法的条文仍在征求意见,并未最终出台。不过,“追缴”一说对市场还是产生了影响。

  地价标准可能是全国最高

  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此前审议了《关于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正式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其中提出的“对已出让土地征收地下空间土地出让金”的新意见引发对已售车位是否要补缴土地出让金的争议。

  根据《征求意见稿》,原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暂缓征收地下建筑土地出让金或未明确地下建筑土地出让金计收方式和标准的,除依法可以划拨外,在办理房屋初始登记时,地下负一层按地上部分市场评估价的50%计收土地出让金,地下负二层及以下面积按地上部分市场评估价的25%计收土地出让金。已办理产权登记的,在发生企业改制、出售、交换、赠与(不含继承)时由新的权属人负责补缴土地出让金,或由产权人自行申请补缴土地出让金。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以荔湾某小区为例,地下两层建筑面积共计约2.4万平方米,均未出售。若按照《征求意见稿》要求,参考荔湾区最新商住土地出让个案楼面地价19638元/平方米计算,则房地产开发商需在办理房屋初始登记时补缴1.76亿元地下空间土地出让金。而开发商在取得该项目时,为计算容积率面积共计7.5万平方米的地块,含地价契税及征地补偿款等成本合计为1.61亿元。也就是说,需补缴的土地出让金,已高于原土地取得价格。这一成本极有可能被开发商转嫁到购买车位的业主身上,据测算,该小区地下负一层车位转让售出,按每个车位12平方米计,每个车位需补缴11.8万元,地下负二层车位转让售出,每个车位需补缴5.9万元。

  有媒体对比国内部分城市对地下空间的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发现,广州拟出台的地下空间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可能是全国最高的。以地下一层来看,广州的标准相当于杭州、郑州的2.5倍。

  征求意见稿尚未正式出台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具体如何补缴还在研究过程中。

  该负责人解读,根据《征求意见稿》,地下部分(含车位)土地出让金或按如下方式征收:一种是开发商在办理房屋初始登记时,按一定的标准,参考地上部分市场评估价的一定比例征收,方可出售;第二种则是已出让并办理产权证的,遇企业改制、出售、交换、赠与,产权发生变更时,由新业主补交,或由产权人自行申请补缴。

  “也就是说,已出让地下空间的土地出让金,除了开发商在办理初始登记时要补交外,其余的只要产权不发生变动就不需要补交,更不存在‘追缴’一说。”该负责人认为部分人对《征求意见稿》的理解有错误。而且,该办法的条文还在征求意见,并未最终出台。即使这条意见得以实施,只是表示开发商或业主卖车位时均需补缴土地出让金。对于持有车位的业主,如果产权没有发生变动,根据上述的规定,并没有必要征收。

  开发商低价出售小区车位

  尽管该意见稿仍在征求民意,但对市场还是产生了一定影响。

  据阳光家缘的数据,上周广州一手车位网签成交量突现暴增,达到392套,环比增长高达64%。

  据了解,目前开发商销售车位的心态较此前更为积极。广州雅居乐花园就有组团推出了车位大优惠活动,原价17万元的地下车位现在一口价13.8万元,首付一万还可以按揭贷款。

  某大型房企内部人士表示,新规对开发商的影响更大,因为目前广州的车位不能预售,开发商如果今后在办理初始登记时就要缴纳一大笔土地出让金费用,成本肯定会分摊到买家身上。根据规定车位要优先卖给小区业主,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尽快卖掉手上现有的车位。在新规出台前过户,只要达到略有盈余的目标就可以,更不会提价。

  来自满堂红等数家中介的数据显示,目前并没有车位抛售突增的现象。由于中心城区拥有车位的业主多以自用为主,同时中心城区的车位配比较低,并且二手车位多配搭卖楼来转手,因此并未出现有业主因怕被追缴土地出让金而匆忙卖车位的情况。

  满堂红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峰表示,广州地下车位已占全市车位的八成,如果实行新规,预计还是会导致车位特别是二手车位的价格上涨。(记者赵燕华、实习生赖静仪)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