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省环保厅:请局长下河是群众对环境的期待

2013年09月18日 08:37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浙江省环保厅:请局长下河是群众对环境的期待
16日,论坛嘉宾在千岛湖取水检测。 李选 摄

  9月16—17日,由《财经》杂志、财经网联合主办,钱江晚报协办的 “绿色改变·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考察暨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水”方面的专家们聚集一起,就中国水环境现状,水资源保护利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地下水、河水被污染,海洋环境质量也令人担忧。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又该如何保护与利用水资源?昨天上午,杭州花家山庄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论坛”的会场内,一场关于“水资源”的激烈讨论拉开序幕。

  严重缺水城市达147个

  90%的地下水遭受污染

  说起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参加论坛的专家们都忧心忡忡。

  “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仅23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82%的江河湖泊、90%的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据不完全统计,面临饮水安全问题的中国农村居民超过3亿,而每年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77亿元。”论坛作主旨演讲的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研究所所长王浩,用一连串的数据让大家看到了水资源污染严峻的现实。

  王院士的话引起了在座嘉宾的共鸣。环保总局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从事长江水资源保护30多年,他说,水污染在长江显得尤为明显,长江的排污量从上世纪80年代不到100亿吨,到现在基本上是340多亿吨,占全国40%。长江流域经过50多年治理,这边在污染,那边在治理,基本差不多,没有什么好转,也没有明显的恶化。

  请局长下河游泳

  反映了群众对环境的期待

  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成了近期备受关注的热点。在昨天的论坛上,作为东道主,浙江省环保厅副厅长卢春中就被主持人问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有网友邀请你去某条河游泳,会不会有压力?”

  卢春中回答说,群众邀请局长下河游泳,反映了群众对环境的期望。“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治污必先治水,省委提出来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的产业,全省凡是水质差的河流,凡是产业层次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凡是在溪边、河边、江边、海边等傍水型的低小散产业都要治理。”

  卢春中表示,浙江省这些年来经过三轮811生态整治,水资源的保护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省的水质总体稳定向好,从源头上扭转了水生态恶化的趋势。

  浙江省正在开展蓄电池行业、电镀行业、印染行业、制革行业、造纸行业、小冶炼行业的污染治理,重拳出击,对这些重污染行业淘汰一批、关停一批、改造一批。

  在卢春中看来,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公众参与非常重要,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媒体监督、企业家自律等。在这方面要突出浙江的特点,让基层组织投入水生态的保护。要把所有的村委会、居委会、社区都动员起来,投入到水环境的保护。

  谁使用谁付费,谁保护得补偿

  浙江要做水权改革先行者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现状,如何从立法、政策、市场化的角度来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在昨天的论坛上,各位专家也就此各抒己见,抛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管委会执行主任周凯说,中国在水资源领域的法律,国家级有6条,部委级有53条,地方级163条,还有协调机构的法律法规大概200多条。法律很多,但是水资源领域各个系统之间是不配套的,甚至有些法规和法规之间是冲突和矛盾的。关键要促成各种法律体系和机构的协同性和统一性,打破“九龙治水”的局面。第二要保证水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谁使用、谁付费;谁保护,得补偿。而补偿机制要解决,就要完善水权交易。

  当话题转到“水资源保护的政策与立法”时,专家们似乎都说到了一个点子上——水权改革。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说,2000年的时候,义乌就曾经向东阳购买了一个水库5千万立方水的使用权,这是中国一个典型的案例。澳洲、美国也有这样的尝试。

  他觉得,中国水资源严重缺乏和严重浪费并行。根源在于水资源的配置还是依靠行政手段,缺乏效率和公平。土地、林地都可以改革,水也可以。可以参考产权改革和价格改革的模式,引入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最后达到优化配置。

  上海高级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也表示,水资源的保护改革,要理顺水资源的价格,不能再通过扭曲生产要素的价格来保证经济增长;其次,他很赞成设立水权交易市场,和碳排放交易类似,给市场上各个不同的主体交易机会,来体现水资源真正的价值。(记者 段罗君)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