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铁门胡同人口密 挤过当年大杂院

2013年09月18日 15:15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在大杂院里,像这样接出来的小棚子也出租住人了。

  住了65年的袁大爷说:“我要不开口,这里哪还听得到北京话”

  说起宣武门外椿树街地区,现在的北京人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它了。但要提到SOGO崇光百货,提到富卓、椿树园等高档小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当年,这里是北京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胡同就有几十条。现在也仅剩下三个半条的胡同——铁门胡同、西草厂胡同和棉花胡同。走进这处面积为9万多平方米的平房区内,如今很难找到几户老北京了。操着东北、河南、安徽等各地方言的租户,经营着废品、电动车、小餐馆,还有说不上从事什么职业人们,聚集在这一区域内,艰难地生活着……

  “我要不开口,这里哪还听得到北京话呀”

  从SOGO向南,马路东侧就能看到西草厂胡同的大牌子。东西向的西草厂路,路北是高档社区,路南的平房区边上有很多小店,难以计数。铁门胡同就在西草厂路的西口,说是胡同,其实只剩下了北边半条。拐进胡同,破旧的院门一个挨着一个,胡同边上摆着电动车,晾着被子,堆着砖头、沙土,胡同南头还有个废品回收站,说是回收站,其实跟垃圾站差不多。

  站在周边大楼的楼顶俯视这片平房区,连片的平房房顶,让人几乎已经看不到地面了。200多米长的胡同里,凌乱不堪,很难想象当年这里是梨园行的聚集地,胡同南头的施愚山故居曾是科考举子进京应试时暂住的“高级会所”。

  “如今全都破败了,你看房顶上全是野草,故居成了大杂院。”在大院门口晒太阳的袁老爷子开口说着,这才让记者找到了一位地道的北京人。

  袁老爷子今年81岁,16岁搬到这个院里,一住就是65年。

  “你看看,现在这胡同里哪还看得见北京人呀!全都疏解出去了,没疏解走的,有条件的也都到儿女家去住了,剩下来的也就十几户。”袁老爷子说,“现半条胡同里住着至少100多户,大多是外地进京打工的,像故居院内就住了十多户,有的一个床位就算是一户,比当年大杂院里的北京人还多。我要不开口,这里哪还听得到北京话呀!”

  说着,一个推小推车的人走过来,一聊是河北邯郸的,来这附近的建筑工地打工,也在附近租了房。

  “别看这半条胡同,可挺热闹,餐馆、小商店、回收站一应俱全,全是外地人在经营。剩下的几户老北京,都是没有地方去的老年人。”袁老爷子说,旁边的西草厂胡同、山西巷胡同的情况也差不多。几百户住户中,北京老户只占了10%。

  “院里小房越盖越多,住进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杂院的平房户疏解出去,人应该少了?可却不是,人反而多了。看看我们院就知道了,连个道儿都没了,全加盖了小房出租了,连厨房都放张床租。现在紧张得连一间小房都租不到。”住在6号院的穆林(化名)老先生说。

  走进6号院,可谓“曲径通幽”,院内的小道不到1米宽,接出来的小棚子一个连一个,已分不清哪些是老房了。有些小棚高不足1.5米,长宽都不过2米,仅能放下一张单人床,也被出租了。

  穆老是上世纪50年代搬到铁门胡同的。他说,这里都是平房区,人口密集。铁门胡同最多时住了几百户。“就说6号院,最早是一户姓纪的人家的私房。到我搬来时,已住了11户,不过当年都是老北京,街坊邻居串个门,可热闹了。可从上世纪末开始,老朋友们都陆续搬走了,现在院里住了14户,老人就剩我一家。”

  穆老还记得,院里最早搬进来租房的是河北的,在胡同口开了个餐馆。但他们租房不是自己住,而是再出租给建筑工地当宿舍,一间小平房里住了十七八个人。后来,居委会进行了干预,才好了一些。“可院里的小房却越盖越多,住进来的外地人也越来越多了。”

  穆老回忆,周边最早人口疏解是在上世纪90年代,先建了椿树园,然后有了SOGO,现在又有了富卓。可围绕着这些现代大楼,进来的人口也多了。现在这里真是一房难租,因为这里房租便宜,七八平方米,一个月几百元。胡同南头的回收站被河南人承租了,河南人又把站内的房腾出一部分出租了,结果这里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前两天,我们家修房,想在胡同周围租个平房临时住几个月,可就是租不到。”

  “人口疏解

  到底是减少了人口,

  还是增加了人口呢”

  铁门胡同里的很多新居民都在附近打工,有在沃尔玛超市的,有开小餐馆的,也有靠捡破烂为生的……

  昨天下午4点多,记者在6号院的前院看到一对河南夫妇正在小平房里做饭。他们不是给自己做,而是给附近的一个工地上的工人做晚餐。小平房内除了灶台,就是几口大锅,装着米饭和两样青菜。屋内黑咕隆咚的,全是油烟和油泥,夫妇俩头也不抬地忙着。

  他们告诉记者,“租这间小房子就是为了给附近工地做饭,一天要做午餐和晚餐两顿,每顿供几十人。”他们自己在椿树街的一栋居民楼租了个地下室,每月花几百元租金,就是每晚睡一觉。

  说到在北京的生活,两人只是笑了笑说,“总比在农村强”。他们家乡一个村就出来20多户到北京打工,大多集中在玉泉营地区。

  6号院里,除了穆老和河南人一家在,其他12户人家都外出打工了。“这些外地人也挺辛苦的,每天起早贪黑。早晨5点多我们还睡着,他们就起来干活了,晚上也不知道几点才能回来。”穆老爷子说。

  穆老说,“疏解人口,缓解北京城内的压力,我们都挺支持的。我们搬出去没关系,可不能理解的是,我们倒是出去了,但进来的人更多,还都不是当地人。那人口疏解到底是减少了人口,还是增加了人口呢?”

  新闻链接

  西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多,人口密度大,大杂院多,居民生活条件差,房屋年久失修,隐患多。保护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已经跟不上西城发展的步伐。从2011年开始,西城区启动人口疏散的前期调研工作,拟定在共6片区域实施人口疏散,在昌平回龙观、房山长阳、丰台张仪村以及大兴旧宫和海户村5地建设250万平方米的对接安置房项目,至少可对接7.5万人口。(记者 龙露)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