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海三江源珍稀鱼类亟待保护 多举措治理成效初现

2013年09月24日 1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西宁9月24日电 (侯依汐)记者从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获悉,近年来该监测站采取多项保护措施,补充和恢复三江源区渔业水域鱼类种质资源,维系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这里设有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栖息的水生生物物种有鱼类44种、水生兽类3种、两栖类9种、甲壳类2种、水生维管束植物30余种,且多为中国特有的高原珍稀濒危物种,许多种类已达到边缘分布和极限分布,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科研和人文价值。

  据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站长申志新介绍,由于三江源鱼类大多为高寒地带生活的种类,生长期短,生长速度慢,繁殖力低,所以其种群再生能力相对脆弱。

  在近数十年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三江源鱼类总体资源有下降态势,部分种类已呈濒危。申志新说:“三江源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建设,使河流水文情势改变,对水生生物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三江源区居民点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到河里,对鱼卵、鱼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川陕哲罗鲑仅分布于川青交界不足70公里的玛可河流域,据多年调查监测,其现存数量不足1000尾,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申志新说。

  为保护三江源区珍稀鱼类,该监测站近年来采取了系列保护措施。从2006年开始,累计向三江源区放流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齐口裂腹鱼等鱼苗近600万尾。同时还开展人工增殖保护研究,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专项救护和重点研究。

  “通过珍稀濒危鱼类的人工驯养和江河增殖放流,可以达到种质资源保护并逐步复壮其渔业资源的目的。”申志新说。

  近年来该监测站还陆续开展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江河及扎陵湖、鄂陵湖等湖泊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在黄河上游扎陵湖鄂陵湖、格曲河,长江上游玛可河、沱沱河等水域建立了4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并于2007年至2013年间组织开展四次较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