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224种药品到社区 新增药品逐一筛查“过关”

2013年09月27日 09:05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下月起,参保群众到社区医院看病,将能拿到氨氯地平、缬沙坦等224种治疗常见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药品。不仅如此,还能比现在多报销不少。

  这样的惠民政策,为何现在才出台?

  记者了解到,扩大社区药品医保报销范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除了依托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硬件条件的增强外,必要的专家论证、基金安全测算、信息化管理手段等等,一个也不能少。

  群众呼吁社区药品扩容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人群逐渐增加,尤其是老年人多患这些病,需要长期服用波立维、立普妥等药物。社区医院就在家旁边,报销比例还高,但大夫说要开这些药就得自费,所以只好跑大医院,人多路远,报销比例还低,何时能从社区医院拿到这些药?”在首都之窗“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期盼。

  社区医保药品种类能否拓展也屡次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点名”。近年来,社区卫生机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加大,群众愿意到社区就医,但由于部分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的药品只能在大医院开才能报销,所以又不得不回流到大医院。

  为及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卫生局、食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并按照确定的社区用药报销范围调整原则、内容,组织进行了社区调研工作。该局组成了社区药品报销范围调整工作小组,由局纪检监察处派人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下基层、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听取了社区卫生机构和医药专家的意见建议,了解社区机构和群众用药需求。

  在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人力社保局又把解决群众最急迫、最现实问题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局长张欣庆多次带队,到基层社区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需求,召开座谈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区卫生机构和参保人员意见建议,制定改进措施,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进一步加快推动了社区药品报销范围调整工作。

  社区服务能力提高是前提

  “前两天路过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真让人‘惊艳’,环境整洁,设施齐备。”家住太阳宫附近的林大章先生深有感触,前两年这里只是一个藏在居民区里的小门脸,乍一看跟黑诊所似的,粗心点儿的人常常“视而不见”。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社区医疗机构发展,不断加大对社区的投入,实现了社区卫生机构“网格化”,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方便和吸引百姓到社区就医、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医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人次逐年大幅增长,医保基金对社区卫生机构的费用支出,从2009年的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0多亿元。

  市卫生局曾委托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全市6000多位市民的反馈,各区县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分值(百分制)均在60分以上,其中丰台区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最高,被调查的居民打出了80.1分。

  新增药品逐一筛查“过关”

  记者了解到,在本市管理的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分为医院目录和社区药品报销范围。医院目录适用于医保各级定点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报销药品2510种,又称为大目录;社区药品报销范围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站,可报销药品1211种。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根据国家规定定期进行调整。

  “用药原则,首要考虑的是安全,然后是有效,最后才是经济。”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社区医疗机构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限制,一些药品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医疗技术水平才能用,本着对参保人员负责的原则,所以专门建立了比大目录范围小的社区药品报销范围。

  药品管理专业性极强,究竟哪些药能“下放”至社区,当初也让市人力社保局业务部门伤脑筋。

  综合考虑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主管部门首先从大目录中将拟下放药品圈出范围,最终确定八类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特别是大医院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用的药品。

  可在这个“大圈”下涵盖药品众多,其中不乏一些有严重副作用的药品。于是,市人力社保局组织专家开始充分研究论证。多家医院的脑血管、消化、心内科、普外科、肿瘤、营养、中医等专科医生,特别是社区医生,根据不同类比,逐个筛查和论证,确定调整范围和品种。因为本市1200多家社区定点医疗机构配套设施条件参差不齐,而下放的药品应该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社区卫生机构职能、医生水平、群众需求、用药安全以及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等因素都是评判的“硬杠杠”。

  在社区药品报销范围调整过程中,主管部门实行封闭办公,严格工作程序,专家从医疗保险专家库内提取,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目录调整,保证了目录调整公平公正和科学合理。先后经过四次研讨,最终确定社区医保药品报销范围增加224种。

  据了解,这里说的224种是指“药品通用名”,通俗的理解就是药品的同一种成分或配方,同一通用名下各制药企业起的药品名称并不同。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络活喜”、“立普妥”,其对应的药品通用名就是“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

  “下放”社区药不能“大撒把”

  “群众当然希望在社区拿到的药越多越好,但综合考虑绝不能‘大撒把’。”市人力社保局医保处处长徐仁忠告诉记者,不是所有药品都适合放入社区。

  如紫杉醇注射剂,这是一种治疗乳腺、卵巢癌等病症的化疗药物,虽然目前使用的范围不小,但考虑到此类药品副作用大,使用后需要医院随时监测,一旦出现反应还要进行辅助治疗,社区医院的抢救措施无法到位,所以像化疗类药品此次并未新增到社区药品报销范围。

  市人力社保局表示,社区药品目录将根据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和医治水平不断提高,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完善。

  徐仁忠介绍,目前全市共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1920余家,适用社区用药报销范围的定点医疗机构有1200余家,包括90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机构数量约占全市医保定点的三分之二,点多面广,上述药品“下放”到社区后,无疑将增加管理难度。但考虑到群众需求,为了给参保群众社区就医用药提供方便,市人力社保局要“将方便留给百姓,把困难留给自己”。

  案例

  “药篓子”看病年省两千余元

  “他们都叫我‘药篓子’,你看看,家里快赶上药店了。”快人快语的冯桂芝看着家里电视柜、写字台、书架上到处堆放的小药瓶、药盒,自己先乐了起来。“这,还没让你看抽屉、柜子里的呢,也都是药。”

  “闺女曾开玩笑说,家跟药贩子的老巢似的。”冯桂芝叹了口气,也很无奈:高血压、冠心病已经跟了她近十年,5年前又查出糖尿病。

  冯桂芝现在是广外地区一家商场的会计,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她说,每天都得吃上四五种药,每隔两周还得去趟大医院开药。虽说慢性病病情很稳定,不用挂专家号,可是心脏内科、内分泌科得分开挂两个号,另外架不住患者多,普通号也得排队候诊。冯桂芝每隔几分钟就跑到另外一个科室数数,看看哪个先到。“每次来医院,都得花上多半天,最快的一次用了不到两个半小时。”冯桂芝说,确实非常不方便,她曾经去社区医院问过,有的药没有,有的只能算自费药品。

  “前些年,亲戚们老说我家买药的钱多过买菜的钱。”冯桂芝掰着手指头算:两口子收入不算多,每月光药费就得800多元,多亏用上社保卡后,个人垫付的压力小多了。

  冯桂芝现在每天都吃的药有四种:二甲双胍(格华止)、氯吡格雷(波立维)、格列吡嗪和氨氯地平(络活喜)。目前只能在大医院开,后两者为乙类药品,需要个人先行负担10%,再按70%报销。10月以后,她可以到社区医疗机构开到这些药品,不仅取消个人先行负担部分,而且报销比例也能提高到90%,比原来多报两成。

  会计出身的冯桂芝喜欢算账:除1800元的起付线外,在药量等其他条件都不变的前提下,单是长期服用的这四种药,一个月个人可以少花190多元,一年就能省下2200多元。

  “怎么样,相当于又涨了一个月工资。”冯桂芝美滋滋地说。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