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规模最大旧城改造安置房项目正在建设

2013年09月27日 16:3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在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西湾路,全市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安置房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22日天兔“来袭”,这里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西村街在短短3个小时内,将1400多名工地工人成功转移安置,在与时间、天灾的赛跑中取胜。

  考验:深夜冒雨转移

  在西湾路,广州市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安置房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这个自2011年开始动工建设的项目,将可提供4848套安置房,惠及1.5万旧城居民。

  9月22日晚“天兔”来袭,工地早已停工,但生活区面临着潜在的威胁。据工地负责人苏先生介绍,生活区占地2万平方米,共有15栋左右的临时板房。

  荔湾区西村街办事处副主任聂瑛对当晚记忆犹新。她和领导、同事们一起冒雨奋战到深夜,通力配合,短时间内成功转移安置了工地1400多名工人。

  “当晚街道接到转移任务时已是9点,事发突然,十万火急。工人数量众多,大部分是青壮年,但还有不少的老人和妇女,他们来自全国多个省份,又根据施工队不同而分为7个不同的工区,区域性强、小团体意识强,如果处理不好,在转移安置过程中极易发生冲突。”聂瑛说,接到通知后,街道书记李智强和主任张建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协调。街道争分夺秒,迅速协调施工方形成清晰的转移安置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将安置点选择在工地附近的真光中学初中部和广雅小学,人员各司其职,现场组织撤离、安置点准备、保障物资供应等有序展开。

  风开始呼啸,雨一直下。当时,许多工人已入睡,抢险人员和工区管理人员一个个房间拍门,将工人叫醒,解释并动员撤离。由于时间紧,也无法预留时间给工人放妥贵重物品或者收拾需携带的衣物,一些工人存在侥幸、抵触的心理。

  压力巨大,街道协调施工方耐心做好工作,晚上10点工人陆续集结,随后在组织人员的带领下,分块转移。风大雨大,从板房到安置学校大约有2公里,走路需要15分钟左右。经过严密组织,大约1个半小时,全部工人安顿在学校的体育馆、功能馆和课室,实现了“乾坤大挪移”。

  事后:工人接连道谢

  工人转移了,但工作还远未结束。应急队员、警员、工区管理人员清场,确保没有一人留在临时板房里;同时安排保安值守,保护工人们的物品财产安全。

  在安置点,“大量人员混居在一起,有的还存在抵触情绪。如果现场秩序维护不好,稍有不慎,天灾就可能转换为人祸。”西村街城管科科长刘伟雄说,为了舒缓工人的情绪,街道在当晚提前准备,派发了矿泉水、食品、扑克牌和报纸,让他们安心躲避风雨;并在两个安置点各自安排了由应急抢险队员、民警、工地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小组通宵值守,维持秩序。

  第二天一早6点,西村街领导和抢险人员再次全部到位,启动第二轮水和干粮派发工作。上午8点半,台风预警讯号解除后,街道开始安排被安置人员有序离开学校。整个转移安置过程迅速、有序,没有发生衍生事件。

  台风离境后,一些工人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从原先的无所谓、有情绪,变得理解、认可与感谢。在撤出安置点时,不少工人还向工作人员道谢。

  收获:把人放在第一位,工作做细

  记者了解到,类似这样大规模、短时间、任务重的应急转移安置,在荔湾区乃至广州市都十分少见。这一次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昨日西村街办事处主任张建华坦言,之所以能完成任务,首先归功于省市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思路清晰、布置明确。据悉,在“天兔”来临前,荔湾区委区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反复强调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杜绝侥幸心理,把困难预计得更大些,把工作做得更细些。此外,在转移安置工作中,区应急办、区三防办、区更新办、区建设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发挥了很好的协同作用。

  “对街道来说,关键在于此前建立并完善了三防应急处置工作细则,强化了实操性,奠定了工作基础。”张建华说,这个细则在此次安置撤离上派上了大用场。当晚就是按照细则实施,人手充足,调度有序,“如果9点再通知集中,时间就来不及了”;而且分工明确,准备充分,各司其职。

  “之前针对居民做过小的消防、水浸等应对演练,这么突然、大规模的转移安置,可以说是一次真正的大考。就此得到的经验也是我们的一大收获。”张建华说。(记者/胡良光 通讯员/周荣嘉)

【编辑:贾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